赵古泥与虞山印派,中国流派篆刻史上最后一个古典流派

“虞山派”由赵古泥开创,经过邓散木的总结推广,在民国时期成为一个影响较大的流派,既使建国后,也是印坛重要的风格面貌之一.在1988年举办的“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上,406件参展作品中就有30余件“虞山派”面貌的作品.而在全国各地还活跃着许多钟情“虞山派”印风的印人为骨干的印学社团,如江苏的“虞山印社”、“常州印社”,上海的“邓散木艺术研究社”,黑龙江的“散木印社”,福建的“闽东印社”等,依然时有“虞山派”风格的佳作出现.但是,任何艺术流派一经开创都会在繁荣后逐走向程式化,然后走向没落,而“虞山派”一经赵古泥开创即已定形,再加上邓散木的有意强化,其程式化出现的尤其早,故其印风虽能风靡一时,但却没能给后继者留下多少可资开发的空间和机会,“虞山派”印人中,除赵古泥、邓散木外,虽不乏名家但却难以再有统领一派的印人出现.没有统领的流派,也就失去了核心,即使承袭者依然不少,却会渐渐失去活力,直至走向灭亡.再加上篆刻流派在民国时期已开始走向末路,故“虞山派”的逐渐消退也成为了篆刻艺术走向现代艺术的一个体现。

“虞山派”自上世纪二、三 十年代形成,到八十年代末逐渐淡出印坛,虽仅仅经历了半个世纪,但却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印人,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以下数人。

翟树宜(1895-1962)别署墨庵,江苏嘉定人。翟树宜年少家贫,幸得赵简叟青睬,收为弟子。三十年代初,其在沪上治印为生,私淑赵古泥,旁参徐三庚,颇得神韵。其篆刻章法舒展,雄浑奔放而不霸焊,从容不迫而见匠心。有《墨庵印存》行世。

庞士龙(1899-1987),原名树云,字云斋,号印公,江苏常熟人。庞士龙篆刻初承家学,由林皋入手,后得师从赵古泥,印风一变。其篆刻喜秦汉印之规矩,刀法老练,少残破而多遒劲凝练,于雄浑中见秀雅。有《云斋自用印》行世。

徐之谦(1903-1986),号钵庵,北京人。徐之谦二十年代即在琉璃厂挂牌刻印,私淑王福厂,颇有印名;五十岁后,改学邓散木,印风大变,雄奇豪放,古雅醇厚,其用刀细腻,颇见流丽之趣,为其早年习王福厂之遗韵。

唐 俶(1904-1966),字起一,别署素铁,江苏南江人。唐 俶幼嗜篆刻,1925年识邓散木,与汪大铁同去常熟拜见赵古泥,共列赵氏门墙。其篆刻全宗赵古泥,浑雄凝重,大气磅礴,布局雄奇,刀法辣焊, 时见习气。有《素铁印存》行世。

张寒月(1905-2005),名兆麟,字莲光,号寒月。张寒月篆刻得赵古泥指授,又曾问艺于吴昌硕。其篆刻能溶书画于一体,淳朴凝重,苍劲浑厚;晚年所作更趋缶翁面目。有《鲁迅笔名印谱》,《杭州西湖十景》、《苏州四十八景》等行世。

赵林(1907- 2005 ),字晋风,江苏常熟人,居上海。赵林为赵古泥唯一女儿,自幼即随父习书画篆刻,其印工稳凝重,于浑厚中颇见儒雅之气。有《晋风印存》行世。

柴子英(1912-1989),别署之隐,之颖等,浙江慈溪人。柴子英四十年代即从邓散木习印,得入门径,所作秀美雅妍,少师门霸悍气。然其于印史研究、印谱考证有痴癖,故疏于奏刀,而印论颇富,有印苑史才之誉。

叶隐谷(1912- ),字遁斋,号江南一叶,生于上海。叶隐谷师从邓散木,篆刻刀法厚重,布局平中求奇,拙中含巧,韵味醇雅。海上后世习“虞山派”印风者多出于其门下。

许亦农(1919- ),字郀园,号邻竹庐主,无梦等,江西南昌人。许亦农少家贫,幼从刘小轩、钱十严习艺,四十年代于友人处得邓散木原拓印谱二册,如获至宝,潜心研习。其篆刻得“虞山派”法度,参以完白、缶翁意,于周秦玺印、封泥泉镜文字中汲取精华,格调雄浑,别具风韵。有《亦农印稿》行世。

吴平(1920- ),字堪白,浙江余姚人,现居台湾。吴平幼承家学,其父示以黄小松印谱,遂由浙派入手;弱冠至沪上,得师邓散木。其篆刻致力于权镜砖瓦,苍厚浑朴,在师门面目下颇多雅妍韵雅。有《吴堪白印存》行世。

单晓天(1921-1987),原名孝天,字琴宰,别署春满楼主,浙江绍兴人,居上海。单晓天习印初从李肖白,后师邓散木。其篆刻初纯肖师法,四十岁后由古玺悟得盘错揖让之法,左右相顾,平实不虚;在刀法上收敛刀痕,形成圆畅秀美,朴实浑厚的风貌。有《晓天印稿》行世。

苏白(1926-1983),原名英心,号观海石室主人,山东福山人。苏白师从邓散木,得其函授。其篆刻宗法秦汉,兼取明清诸家,健朴拙逸,格调高古,时出新意,能于师门外另辟路径。惜天不遐寿,变法未能完成。

除上所述印人外,印坛名家中受“虞山派”影响者还有很多,而师承“虞山派”而能自成面目者亦不乏其人。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