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之謙邊款藝術開拓史無前例,篆刻邊款的探析,宋雅雯

趙之謙是晚清著名的篆刻家,他的篆刻取法對象來源於歷史上的金石學和著名流派印章中的優勢部分。趙之謙在書法方面形成了魏碑體書風,他對經學、文字訓詁學等的研究影響了對書畫、篆刻藝術的認知,從而提出了“以書入印”“以畫入印”的觀念。趙之謙不僅對前人的書法成就有所學習,同時也對各派的優秀作品進行學習,但又不囿前人,執着於追求創新。他多年潛心研究書法繪畫與印的藝術,並注入巧思把書法、篆刻和繪畫藝術相互融合,善於把書法融入繪畫中,又精通書畫之法與篆刻的結合,其篆刻、繪畫和書法,在取材、意境、筆墨和經營位置等方面,都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

與趙之謙從篆刻邊款中獲得的輝煌成就相比,後人對其篆刻邊款藝術的研究明顯還不夠。趙之謙與吳讓之、吳昌碩、黃牧甫並稱“晚清四家”,是晚清詩書畫印“四絕”的藝術家。趙之謙秉承“印外求印”的獨特創作思維,從鄧石如“印從書出”的創作汲取經驗,將“印外求印”的實踐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創作思路,而邊款又是篆刻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後人的研究留下了珍貴的篆刻文獻材料。

一、趙之謙篆刻邊款書體、形式、刀法

趙之謙在邊款藝術的開拓上是史無前例的,主要體現在篆刻邊款書體多樣性、篆刻邊款形式的靈活性以及邊款刀法的創新方面。其邊款內容也十分豐富,對後世篆刻邊款研究有着舉足輕重的啟發和影響。

(一)趙之謙篆刻邊款書體

趙之謙的印章款識獨特,原因之一是其印章款識書體種類豐富,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等。趙之謙印章款識中的楷書數量最甚,大致有魏碑、魏晉小楷、浙派風格等;隸書有《石門頌》《禮器碑》《史晨碑》等風格;篆書則與繆篆、詔版銘文、吳鄧風格有相似之處;行書數量較少,風格與其手札、信函有類似的地方。趙之謙印章款識中的篆書、楷書、隸書、行書,均脫離不開趙之謙自己的創作思想和崇漢思想的關係,趙之謙印章款識中種類的豐富性也與其推崇的“印外求印”的印學理念相輔相成。

趙之謙的楷書印章款識和其楷書作品是相得益彰的關係。同治年間“績溪胡澍川沙沈樹鏞仁和……趙之謙同時審定印”的邊款“同治二年……遂用之”,其中的字硬朗、稜角很多,體現出刀法的乾脆利落,風格取法為六朝墓誌,這是他的邊款中第一次出現魏碑書風。趙之謙客居京師,有機會接觸大量的金石碑版文字,對印章款式的風格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北魏體風格的楷書印章篆刻款識也逐漸成熟,形式種類繁多,其楷書款識作品共計180餘方,可以說魏體楷書入邊款開啟了他篆刻邊款藝術的全新篇章。

(二)趙之謙篆刻邊款形式

趙之謙尤其重視邊款字體位置的經營,使邊款藝術變得更加豐富,印面風格多變,別出心裁,不僅有白文邊款,朱文邊款,還有朱白相間的邊款,甚至將秦漢時期畫像磚的藝術特點融入邊款當中,並在邊款上加入造像等內容,從繪畫、書法、詩詞等方面汲取了豐富的精華。

1.陰、陽刻

趙之謙在同治二年所刻的白文印“鉅鹿魏氏”,其邊款文字“古印有筆尤有墨,今人但有刀與石。此意非我無人傳,此理舍君誰可言……”使用了陰刻。其對陽文邊款的運用在“滄經養年”印中體現。

2.界格

同治四年,其朱文印“如今是雲散雪消花殘月闕”,款識內容是:“酉五月在溫州復得婦書言已嫁兄之長女……”形式為多界格的邊款。

3.圖文並茂

“仁和魏錫曾稼孫之印”的六個字邊款“悲庵為稼孫制”中加入了界格的同時,還使用了雙刀陽文,另外一側使用了陽刻,突出展現了漢代時期的嵩山少室石闕中在馬背上雜耍的藝人形象,典型的陰刻陽刻相互結合、圖片文字相得益彰,顯得既和諧又圓滿。

(三)趙之謙篆刻邊款刀法

篆刻邊款的首創之功當屬何震、文彭。何震首次使用單刀款,一個筆畫一刀,簡潔明了又不乏寫意的感覺。鄧石如則繼承發展了文彭的雙刀行草,注重書寫性和書風形式。

1.單刀

趙之謙早期的邊款是模仿浙派的“倒丁”單刀楷書,其作品“理得心安”和“書香世業”有着濃厚的浙派切刀風格。咸豐四年所刻“趙之謙印”單刀楷書邊款的用刀已經利索生辣,頗有浙派風貌。趙之謙的持刀像持筆,抑揚頓挫,基本遵循書法中的書寫規律,隨意自然,一氣呵成,書法的筆畫內部與筆畫符號之間流暢自然、連貫,到了後期甚至有行草書的邊款出現,行草書的書寫方式與前人的先寫再刻產生了本質的區別,趙之謙直接持刀如筆肆意寫下行草書,筆速加快,自然過渡到草書,這種持刀如筆的方式讓款式看起來更加連貫,自然通暢。

2.雙刀

陽文印“俛仰未能弭,尋念非但一”中的有界格多字邊款就是用雙刀刻成,使整個邊款書法方圓兼備,輕巧靈活,猶如一幅篆刻功底極佳的墓志銘作品。

3.單雙刀並用

朱文印“鶴廬”中,邊款楷書與篆書同時出現,刀法上也單刀雙刀並用。這些多種多樣的手法使趙之謙篆刻邊款擁有了更加絢麗多姿的藝術風貌,同時也為後人留下了明確清晰的學習方向。

二、趙之謙篆刻邊款風格創新的形成原因

任何藝術的產生髮展都與其當時的社會背景、審美意向、學術氛圍有着不可或缺的聯繫。趙之謙篆刻邊款風格創新有幾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如取法對象和印學理念的影響、晚清金石學發展和魏碑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有繪畫構圖對篆刻邊款的影響。

(一)趙之謙印學理念對篆刻邊款的影響

趙之謙篆刻的取法對象是源於金石學以及明清流派印,其“印外求印”的獨特創作思維汲取了鄧石如“印從書出”的創作理念,從而開創了一個新的創作思路,也為後人的研究留下了寶貴的篆刻文獻資料。

趙之謙未曾系統整理過其所開闢的“印外求印”創作思路,考證趙之謙曾經取法過的印外金石營養,後人在他留下的大量篆刻作品和邊款中研究他的創作歷程。趙之謙的篆刻中具有的印外文字特點,也使邊款風格多樣,更具有明顯的個人特點。趙之謙每種文字的取法實踐沒有固定的模式,然而“前修未密,後出轉精”,這樣的特點影響了後世作品的風格特點,並且有着深刻的烙印。趙之謙在印章款識中,記錄了他取法漢印的文獻資料,從他的這些作品中整理出趙之謙的崇漢思想,幫助我們完整深刻地對趙之謙崇漢思想以及篆刻藝術進行認識,指導了後世對其的學習。咸豐七年,趙之謙印風開始向鄧石如靠攏。他的隸書、篆書邊款主要是在同治二年以後,如同治三年朱文印“結識未盡”,其邊款為雙刀隸書,修整得十分明顯。這些邊款使我們感受到多變的章法、書風、形式,從而一起造就了“印外求印”的探索成果。

(二)晚清碑學發展對趙之謙篆刻邊款的影響

晚清時期碑學的發展對趙之謙印章邊款有極其重大的影響。在趙之謙的繪畫邊款和印章邊款中都有簡單的楷書落款的體現,與此同時還有行書、篆書、隸書等書法的融合,繪畫與書法的結合相得益彰。

趙之謙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天才,但命途多舛,遭受了很大的打擊,同治元年在戰亂中失去了愛妻和兩個女兒。所以,篆刻邊款是他抒發情感的直接途徑,他改號為“悲庵”,悲傷的感情在邊款中溢於言表。之後,趙之謙客京師,與一些金石書畫家有了往來,與此同時還接觸到大量碑刻作品。自此,趙之謙開始了對金石尤其是魏碑的研究,最終在同治二年成功將魏楷引入邊款之中,完成了自己篆刻邊款史上乃至從古至今篆刻邊款史的飛躍。在京師的遊學、金石研究和印論等都在這兩年的邊款之中有了完美展現,為後世研究趙之謙篆刻邊款提供了最直觀的證據。

趙之謙的楷書邊款在其印章款識中佔據了一定地位。陰文款雖盛行於明清印章楷書款識,但他嘗試着將北魏楷書陽刻運用在印章款識中。趙之謙楷書初學於顏真卿,後加入魏碑的神韻,最終創造出具有獨特風格的趙之謙的楷書邊款。趙之謙楷書款識風格之所以獨領風騷,離不開他對書法的鑽研,更離不開趙之謙對印學的執着和獨特的審美意識。趙之謙在取法明清印人的同時,又借鑒了北魏造像、碑刻等形式,不斷在創作實踐的過程中探索和積累經驗,形成了獨特風格。如印“滄經養年”中的邊款內容借用了《始平公造像》的風格,刀筆之跡渾然天成,於晚清時期獨樹一幟。

(三)趙之謙繪畫構圖對篆刻邊款構圖的影響

趙之謙繪畫構圖對其邊款構圖也有極大的影響,趙之謙在繪畫上師承明代吳門畫派的沈周、有“青藤”之號的徐渭和揚州八怪等。尤其是趙之謙的寫意花卉,是海派的先驅,風格獨樹一幟,金石氣厚重,對吳昌碩的繪畫也產生不小的影響。繪畫構圖有鮮明的個性風貌,隨性而發,邊畫邊題款,這樣的創作風格使得他的作品風格變化無窮,在繪畫、詩詞、書法上的成就使他在邊款方面也有了迥然不同的面貌。一幅成熟的作品要經得起反覆推敲,趙之謙隨心的創作方式也正是其作品氣息貫通的原因所在。如趙之謙有一方繪畫和書法結合的印“西京十四博士今文家”的邊款“石屋”,“葛民丈命刻……”。

趙之謙的邊款創造性十足,其邊款與書法相得益彰,且承上啟下,在形式、刀法和構圖上的突破,對後來不少篆刻家,如吳昌碩、趙叔孺等人,都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也對後世的篆刻邊款創新有着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鄒濤.中國書法全集趙之謙卷[M].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4.

[2]朱艷萍.趙之謙篆刻及其邊款[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0.

[3]浙江古籍出版社,編.中國歷代篆刻集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4]鄒濤,編.趙之謙年譜[M].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3.

[5]趙州.試論趙之謙篆刻邊款的創新性[D].廣州美術學院,2014.

[6]邊穎.趙之謙篆刻邊款藝術研究[D].湖北美術學院,2018.

(作者簡介:宋雅雯,女,碩士研究生在讀,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方向:書法創作)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