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竖长方朱文印,学学半,制印思路,印款研究

王方宇老师曾有专文论及(见《文物》,1986年第8期),考证这方印章出现在《木瓜图》上,创作时间是庚午(1690)。审其签名也于此幅书法一致,故知此作虽无署年款,也当作于1690年前后,八大山人六十四岁之作。

一、“学学半”之孝,爻,孝、学、教、老、尧,文的有机统一

王方宇老师曾有专文论及(见《文物》,1986年第8期),考证这方印章出现在《木瓜图》上,创作时间是庚午(1690)。审其签名也于此幅书法一致,故知此作虽无署年款,也当作于1690年前后,八大山人六十四岁之作。

我们从“学学半”印,也可以看出八大山人制印设计的基本思路。

学学半,第一个字该读为“xiao”孝。“爻十子”,“孝”字。

“孝”字加了“两只手朝下的形状,有以两手帮助、扶掖、提携、教导之意,便是“学”。“学”也作 “斆”。

八大好友方以智的《通雅》说:“学、教、觉,俱从爻。学字本于孝,声生于觉,孝、觉始于爻交。而爻则二乂也。乂,古五字,一画倍之而交,午也。……古孝字从爻从子,谓子效父也……加冂冋之也,臼:左右,手奉之也。……学学半非其通乎从敎发声则觉之声也……可信学也者,觉悟交通、诵习躬效而兼言之者也。”可见儒家之学,绝不是纯粹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学习如何做人的道理。

《礼记 学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学 學,敩,斆,斅)

  由学字演化可见,甲骨文的“学”由 “双手”、“房屋形” 、“爻” 等部分组成。 “学”有异体字“斈”。“学”字,“文”与“齐”字似乎有某种联系。 先说“文”,《说文解字》解释:錯畫也。象交文。凡文之屬皆从文。無分切

(文 紋 纹)

陶寺遗址出土的一件陶罐,上面那个朱笔字符。学术界多认为是“文”字,并与另一破陶罐上的朱砂痕迹结合,读成“文尧”。

“尧”堯字,上半的菱形是甲骨文的“土”字。下部,有人解释为“北斗星”符。

“元”,《说文解字》:始也。从一从兀。愚袁切〖注〗徐鍇曰:“元者,善之長也,故从一。”

北斗七星是古人观察农时、管理农事的重要依据。因此,古人认为“北斗”是宇宙的中心,藏布“元气”,繁衍万物。《逸周书·周月解》有“(一月)斗柄建子,始昏北指,阳气亏,草木萌荡”的说法。《尚书·舜典》说舜即位后“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司马迁认为:“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尚书大传》曰“七政,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即舜通过观察北斗七星运行规律,勘定节序,判分寒暑,辨别四季轮换,带领民众安排农业生产等事务。

另“学学半”上部二个X。爻,yao,《周易》卦的长短横道,即“—”和“–”。“—”是阳爻,“–”是阴爻。

《说文》:“齐, 禾麦吐穗上平也。象形。”

由此,爻,孝、学、教、老、尧,文,在此得到统一。

而“老”的“匕”与“剂”的“刂”旁,都有“匕首”用刀之意。匕,今天还是指勺、匕首的意思。

饶宇朴是擅长“古文词:上规秦汉,下涉唐宋,卓然成一家言”,八大山人也是如此。

八大山人所篆刻的那么多方印,显然精通篆书。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