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的圓朱文印,傑出篆刻家的湧現與傳承,馮寶麟

摘要:圓朱文印這一藝術形式,在剛剛過去的20世紀里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尤其是20世紀上葉,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篆刻家,他們在繼承前人傳統的同時,作了深入而有益的探索實踐,使這一藝術形式審美取向更加明晰,技法語言更加純粹,表現形式更加豐富,藝術境界更加高妙……

一、輝煌成就及其史學意義概說

圓朱文印這一藝術形式,在剛剛過去的20世紀里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尤其是20世紀上葉,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篆刻家,他們在繼承前人傳統的同時,作了深入而有益的探索實踐,使這一藝術形式審美取向更加明晰,技法語言更加純粹,表現形式更加豐富,藝術境界更加高妙……崇尚典雅、追求唯美的圓朱文一隅,群星璀璨,佳作迭出,成為20世紀印壇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沙孟海在《沙村印話》中說:“元亮之時,印學濫觴未久,猛利、和平雖復殊途,而所詣未及。歷三百年之推遞移變,猛利至吳缶老,和平至趙叔老,可謂驚心動魄,前無古人。”這是前輩站在印學發展史的高度得出的結論,說明20世紀篆刻藝術大繁榮的內在原因,即藝術發展的自身規律使然。僅就圓朱文印而言,這一風格路數的形成是人們在印章這一藝術天地里追求優美、典雅審美理想的結果,而這種追求伴隨篆刻藝術發展的全過程,從現在已知的古璽印實物中便能見到大量具有這種風格傾向的作品,只是由於用途及使用方式所限,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朱文印遠不及白文印發達,也就影響到“圓朱文”風格的發展。宋元以降,文人篆刻興起,機緣所至,圓朱大興,並由“所詣未及”向著風格化前進,漸成一種極富個性、審美追求明確的風格範式。“陰陽謂之道”,“安吉吳氏(昌碩)之雄渾,則太陽也;吾鄉趙氏(時)之肅穆,則太陰也”(沙孟海語)。典雅風格、寫意風格所分別代表的“陰、陽”兩極共同構建了20世紀篆刻藝術“和諧的繁榮”。

當然,在20世紀的一百年間,由於社會文化大環境的影響,篆刻藝術(當然也包括圓朱文印)的發展經歷了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即高度繁榮、巨匠迭出的世紀上葉,走向式微、苟延殘喘的六七十年代,思想解放、全面復興的八九十年代。大的社會環境、意識形態、思想潮流極大地影響着藝術的發展進程。下面,我們概述一下這三個階段中圓朱文印的發展之路。

二、世紀上葉的繁榮發展

20世紀初,社會動蕩,思想活躍,文化藝術處在社會大變革的激流之中,其本身的求變求發展便漸成氣候。而在這時,趙叔孺、王福庵、陳巨來等相繼進入藝術創作的黃金時期,他們在集大成式地總結和繼承前人的同時,努力地開拓進取,在個性化的道路上漸入佳境。

趙叔孺及其高足陳巨來,以宋元細朱文印為藍本,創作中更多地保留秦小篆的原生形態,在此基礎上力求清新雋秀,文字結體輕盈曼妙,印面空靈剔透,線條光潔無瑕。尤其陳巨來,將圓朱文印的形式之美髮掘到極致,故有“圓朱文近代第一”的時譽,被後人視為“廣陵散式的世紀絕響”。極富學養的王福庵先生及其眾多的親傳、私淑弟子如吳朴堂、韓登安等,則走了一條與趙、陳不同的路徑,他們借鑒漢摹印篆的字法特點,將入印文字大膽“印化”,使印作結構縝密嚴謹,用字端莊典雅,線條帶燥求潤。而且,王福庵的作品量極大,創作中廣泛涉獵諸多表現形式,又都能以個性出之,可謂真正的“集大成者”。趙叔孺、陳巨來一脈與王福庵、吳朴堂一脈分別代表了圓朱文的兩個亞類:圓朱、鐵線。他們的傑出創造各有千秋,共同豐富了這一藝術形式的經典寶庫。

王福庵、陳巨來是20世紀圓朱文印高度繁榮的顯性標誌,像兩座極地高峰,令人景仰。王福庵的藝術特色是:理性基礎上的豐富與典雅。陳巨來的藝術特色是:感性基礎上的簡約與唯美。還可以更簡練一些:王福庵,典雅;陳巨來,唯美。王福庵之作重內蘊,追求一個“雅”字;陳巨來之作重神采,強調一個“美”字。王福庵廣搜博取旨在豐富創作形式,陳巨來取精用宏旨在提高藝術品格。所以,其後相當長的時期直到今天,絕大多數從事圓朱文印創作的篆刻家仍然汲取着兩位先賢的“法乳”。由此可見,他們的影響是巨大而且深遠的。

三、世紀中期的式微

這一時期,社會政體的改變,影響到了藝術家的生存環境,也就影響到了他們的藝術創作。藝術家被納入各種文化機制、文藝機構之中,“個性”要服從於“集體意志”,加上意識形態對創作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使創作者變為“被動主體”,這一問題至“文革”時期發展到極點,造成了各藝術門類的“災難”,篆刻也未能倖免。

在這一時期,雖然也有很多痴迷於斯者作“傳薪火”的努力,但大都是清末民國時期藝術風格的延續,在前賢的影子里討生活,於偏僻一隅苟延殘喘,更遑論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和發展了。出於無奈,有人試圖“改造傳統”以適應新的社會需要,出現了以簡化字入印,以“革命內容”治印的《新印譜》,其中也不乏以圓朱文風格進行的創作。然而,違背藝術的本質屬性,無視藝術的審美功能及自身發展規律的做法是註定要失敗的,所以,在今天看來,當時的“改造”,造就了許多“畸形兒”。

四、世紀末的復興

20世紀80年代開始,各藝術門類得到全面的復興,篆刻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也開始了艱難的復興之旅。然而,圓朱文印面對新的機遇、新的環境,卻有諸多的“不適應”,因此,在這一時期,寫意印紅火熱鬧,而典雅一路印風則寂寥清冷,雖然有很多人從事這一風格的創作,但照抄前人,千印一面,未能產生獨標高致、引領風騷的篆刻大家。

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我們不妨簡單地分析一下。首先,圓朱文印由於受到其審美追求、特有屬性的局限,發展的空間不能無限度地擴展,真正具有獨立意識的探索尚需時間和機緣。其次,社會風尚的巨變、經濟大潮的衝擊、展覽機制的建立、審美取向的轉移都讓這一重體現而輕表現、求儒雅而避狂野、求唯美而忌雜蕪、缺乏抒情功能而又沒有強烈感官刺激的風格樣式不能“適應環境”,也就失去了競爭的優勢。另外,囿於成說,不敢越雷池半步,也是造成這一時期繼承途徑單一、印面效果雷同、作品缺乏思想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同時造成了欣賞者對圓朱文印藝術性的質疑。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着正反兩個側面。雖然我們上面列舉了世紀末圓朱文印創作中的諸多問題,但對這些問題的反思,也在很多有思想、有責任感的印人中進行着,而且隨着這種“反思”的不斷深入,創作也發生着變化。1.受現代思潮的影響,印人的創造意識開始覺醒。觀念的變化,也改變了人們對傳統、現代、繼承、創新的認知方式,這無疑從思想層面為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契機。2.覺醒後的圓朱文印創作,主題性更為突出,更注重美學原理的利用,這無疑將對傳統的創作模式產生衝擊,有利於印人們走出前人經典風格圈囿,釋放更多的個性元素。3.傳媒的發達、印人視野的開闊,使創作資源的共享成為可能,人們的創作素材變得更加豐富,對入印文字領域的拓寬,對自然之美的萃取提純,都有可能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五、結語

圓朱文印在20世紀的繁榮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先賢的經典之作,極大地豐富了篆刻藝術的寶庫。雖然,這一藝術形式剛剛到達鼎盛期,一些新的更具廣度和深度的探索尚未展開便跌入了幾十年的“低谷”,而世紀末的“復興”之路又充滿坎坷,艱難蹀躞,但這絲毫不會影響20世紀的圓朱文印創作在印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而且,世紀末的思想解放運動、門戶開放政策,讓文明古國的人們得以享用全人類的文明成果。對傳統資源的深度挖掘,對新資源的汲取利用,都將拓寬圓朱文印的發展空間,新的藝術家、新的表現手法也必然會“應運而生”。雖然這一切剛露端倪,還沒有產生大的影響,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20世紀末的有益探索肯定會在21世紀得以延續,“星星之火”會在新的世紀形成“燎原之勢”。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