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黃牧甫篆刻章法美,章法篆刻藝術,最具魅力的一環

每方精彩的印中都不乏有作者的匠心, 這種看似不經意, 實則苦心經營的巧思在看似平正板滯的黃牧甫篆刻作品中更為重要。 學習黃牧甫篆刻章法中所運用的獨特藝術表現手法及章法布局方法, 領略和揣摩其章法的匠心, 掌握這種藝術創作的方法與途徑, 初步探討並思考其對當代篆刻藝術創作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黃牧甫; 章法

中圖分類號: J2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5312(2013)09-0088-01

明清篆刻藝術是繼秦漢印章藝術之後的又一輝煌時期, 亦稱為印章藝術史上的第二高峰期。 其顯著特點是篆刻人才濟濟、 篆刻大家輩出, 篆刻流派紛呈、 傳世名印迭現、 印學著述宏富、 印譜刊行成風、印風百花齊放。 在晚清印壇中, 黟山黃牧甫全面繼承皖浙二派印學精髓, 廣收博約, 並受趙之謙印學啟迪, 以敏銳的眼光取法借鑒大量出土的古器物文字, 將印外求印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無論其創作成就, 對後世影響, 都成為晚清印壇的一代宗師。

一、 黃牧甫生平簡介

黃牧甫, 原名士陵, 字牧甫, 亦作穆甫、 穆父。 晚號別署黟山人、倦叟, 徽州黟縣人。 他早年齋號“蝸篆居” , 中年為“延清芬室” ,晚年為“古槐鄰屋” 。 他生於道光二十九年, 卒於光緒三十四年, 享年 60 歲。

黃牧甫書、 畫、 印皆精。 篆書淵懿朴茂, 自有一種庄穆之氣。 他一生精力大多花在篆刻上, 作品總數在四五千以上。 他篆刻初學鄧石如、 吳讓之, 繼學趙偽叔, 能得此兩家之長。 後在廣州、 北京期間,接觸金石文物日多, 對古璽、 漢印、 權量、 詔版、 泉幣文字, 皆有自己的理解, 入而能出。 章法疏密處理, 法乎自然, 匠心獨運, 能在極險峻中求得平衡, 在平實中追求變化。 刀法剛健有力, 豪爽超逸, 而能自成風貌。 能在清代晚期, 浙、 皖, 吳(讓之)、 趙(之謙)、 吳(昌碩) 等印壇強手之外, 另闢蹊徑, 在篆刻藝術上別樹一幟。 他一生居廣州時間較長, 對嶺南和全國印學的發展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傳其學者, 有其子少牧及李尹桑、 羅憲、 喬大壯、 鄧爾雅等人。著述有《續說文古籀補》、《黃牧甫印存》 上下集等。

二、 黃牧甫篆刻章法美

章法是篆刻藝術中最重要、 最具魅力的環節之一。 章法以篆法為基礎, 通過精心設計, 表現作品藝術構思, 與之相應的刀法則是對創作構思每一細節的實施。 在具體作品的創作中, 各種表現手法大多是綜合使用, 互為因果、 互相映發, 最終共同營造出作品的藝術風貌。在作品的基本樣式和和印文結篆風格類型確定以後, 印文的排列組合方式是作品章法的最初雛形。 一切精細入微的構思, 刀石間的磅礴氣勢和細如毫顛的妙趣皆由此生髮。

黃牧甫篆刻用刀犀利勁挺, 章法化險為平, 平中寓奇。 它的特點是: “平正中見流動, 挺勁中寓秀雅” 。 本來平正方直, 再加上光潔,是最容易造成板滯的。 但黃牧甫卻以此見長, 用他特有的藝術手法,克服了板滯之嫌, 其中很有些奧妙。 這個“奧妙” , 就是他運用了哲學上的辯證法於篆刻藝術。 世上任何事物, 都是充滿着矛盾的, 矛盾推動着事物的發展。 篆刻藝術也如此。 在篆刻中, “平” 和“險” ,“正” 和“斜” , “粗” 和“細” , “疏” 和“密” 等等, 都是矛盾着的兩個方面。 黃牧甫善於利用這些矛盾, 使之辯證地得到統一。 在一方印中, 往往用一、 兩個字造成他們的對立面, 在一、 兩個字中,又往往用其中一、 兩筆(也稱為險筆) 造成它們的對立面。 把這些辯證地統一起來, 就取得了平中有險, 正中有斜, 密中有疏, 方中有圓,靜中有動, 巧中有拙, “看似尋常最奇崛” 的藝術效果。 在矛盾中求生動, 這就是黃牧甫篆刻藝術的“奧妙” 所在。

從印面效果來說看似平正, 而實則氣象萬千, 波瀾恣肆。 老一輩篆刻家鄧爾雅評其章法為“尤長於布白, 方圓兼用牧甫相衡, 參伍錯綜, 變化不可方物。 ” 每方精彩的印中都不乏有作者的匠心, 這種看似不經意, 實則苦心經營的巧思匠心在看似平正板滯的黃牧甫篆刻作品中更為重要。 然而就大多數印章而言, 牧甫章法安排的基調是以漢印均衡法為之, 取橫平豎直, 讓長短直線作平行而微妙不等距的疏密處理, 間以弧線或斜線破其雷同呆板, 或以線條輕重點撥出精神, 輔之以邊框的粗細結合求其平衡, 從而構成印章章法的技巧玄關。 平易中見欹側, 板滯中含巧思, 這是黃牧甫篆刻作品中章法美成功運用的結果, 也是黃牧甫篆刻風格形式的重要手段之一。 篆刻章法中的起承轉合往往靠的是字與字之間的聯繫呼應, 黃牧甫在處理章法的呼應聯繫上總是善於把多種矛盾因素組合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 而又極具匠心。

綜上, 學習黃牧甫印藝應追尋勁挺犀利、 光潔遒妍的意味, 在平簡規整中求其參差變化, 要觀原拓以辨其章法、 用刀的機巧, 體察他所做的嘗試對篆刻藝術創作的借鑒意義。 更得關注黃牧甫的書法和繪畫的藝術特徵, 尤其是篆書的筆法和結體, 這樣才能從全方位及更深層次上體悟黃牧甫印章藝德魅力所在。 在今後的學習中, 應該多臨習其代表印作, 辯證地分析他的印作, 汲取其精華, 剔除拙劣的部分,運用“揚棄” 的學習方法。 在實踐中不斷改進, 使自己的技藝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唐友才.黃士陵[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

[2]劉江.中國印章藝術史[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5.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