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歷程剖析,當代篆刻藝術發展,進程中的新概念篆刻

摘要:人們對於“篆刻”的印象更多是以印章的形式存在,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篆刻的本質一種以印章形式存在的刀筆藝術。想要深入了解篆刻,就需要將這個概念分割開來,單獨進行理解,“篆”代表的是一種書體,即篆書,“刻”代表一種行為,即雕刻。篆刻以刀為筆,採用篆書的書體,將其雕刻於所選好的印石之上。隨着藝術形式的進步與發展,篆刻已經從最開始的實用功能向著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進行演變,印章與篆刻的內涵不再統一。篆刻便擁有了自己的藝術。而本文則着重分析當代篆刻藝術發展過程中誕生而出的新概念篆刻。

關鍵詞:篆刻藝術;發展歷程;新概念篆刻

為了幫助大家深入地了解篆刻藝術,本文從篆刻藝術發展進程入手,來探討不同時期的篆刻藝術,然後對篆刻藝術的現代化風格以及新概念篆刻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而凸顯出篆刻所具有的現代化魅力。

一、篆刻發展歷程剖析

篆刻起源於印章,根據現有的考古痕迹進行分析與研究,可以發現在新石器時代,古代人民便開始在陶土上刻寫一些痕迹。到了夏商西周時期,不同的陶土上已經有了形式各樣的刻印,這便是篆刻的初始階段。秦漢時期,篆刻迎來了發展的首次高峰。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後,便採用篆書來刻印章,且形狀為平直方正,方中有圓,從而最大程度地適應整個印面。到了漢朝之後,篆刻藝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篆刻的字體開始融入一些全新的內容,這些內容包括花鳥魚蟲等現象以及一些圖像,從而具有較強的審美意識。也正是因為漢代印章的審美價值以及文字本身所具有的藝術氣息,對於後世的影響十分深刻。

到了明清時期,篆刻獲得了第二個發展的高峰。在這個時期,篆刻的實用性價值已經沒有那麼明顯,印章也不再是工匠人的專屬職業,相反文人對於篆刻的愛好程度迅速升溫,並開始成為印章創作的主要對象。並且根據印章形式的不同以及印章文體的差異性,衍生出來很多的流派,也正是因為明清印章的這個特點,印章也被世人們稱之為明清文人印。其中,明清文人印的代表人物有文彭與何震,兩個人在明清篆刻歷史上是重要的推動發展者,被人們尊稱為流派印之祖或者文人印之祖。帶了清朝中後期,其印章已經不僅僅是對漢代印章的一個模仿,其印章作品已經能夠體現出清朝所具有的獨特篆刻個性。

以丁敬為例,其切刀治印的手段引領了浙江一帶的篆刻風格,其麾下的追隨者數不勝數,其中蔣、黃、奚三人十分優秀,這三人與丁敬共同被稱為西冷四家。和丁敬相提並論的還有鄧石如,他打破了丁敬獨領風騷的局面,將篆刻與書法進行有機結合,並在篆刻方面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晚晴時期,活躍於印章舞台的則有趙之謙、黃牧甫、吳昌碩三位大家,此三人也是晚晴篆刻的代表人物。趙氏將前人的碑刻文字、陶土文字、貨幣文字等內容進行了融合,然後開創了屬於自身獨特魅力的篆刻藝術,這直接奠定了他在明清印壇上的地位。黃氏則借鑒了刻石文字、三代吉金等優勢,將其融入到了篆刻之中。黃氏印面光滑整潔,將個性特點蘊藏在了平淡無奇之中,展現出了他個人較為突出的個性風格。吳氏則將其篆刻與自身的書法風格聯繫在了一起,其篆書筆鋒雄渾蒼勁,其篆刻的作品同樣具有相同的風格。這為其在晚清篆刻藝術舞台上開創了較為成熟的體系,同時也開始了寫意篆刻藝術風格,並以此為根基開宗立派,成為篆刻歷史上鼎鼎有名的藝術大家。

篆刻藝術發展到了現代,主要體現創作人性的特性,以個人風貌特點為核心進行創作。其中齊白石、來楚生、簡經綸、陳巨來這四位人物被稱為現代篆刻藝術史上的風雲人物。其中齊白石將漢陰作為自身篆刻藝術發展的基礎,採取單刀刻印的方式創造了很多個性特點十分鮮明的作品。觀摩齊白石的作品,你可以感受作品之中蘊含的酣暢淋漓以及力道強盛的衝擊質感。來楚生篆刻藝術依舊以秦漢時期的印章藝術為基礎,注重營造一種朦朧美和寫意美。簡經綸與上述兩人不同,他獨闢蹊徑,以甲骨文作為篆刻藝術發展的根基,創造了全新的篆刻形式。陳巨來則是在元朱文印上匠心獨秀,注重作品的秀麗以及靜謐之美,給人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特立獨行質感。現代化的篆刻藝術相較於傳統的篆刻藝術而言,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並且以寫意風為主的篆刻藝術逐漸成為了時代發展的特徵。在篆刻藝術作品之中,作者將內心的情感表達蘊含於篆刻藝術之中,促使着篆刻藝術一直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

二、現代篆刻發展受限的主要原因分析

篆刻入門門檻相對比較高,成長期長,形成個人風格比較難,耗眼睛還不太賺錢,所以比較小眾。

(一)最基本的門檻就是工具特別多。學書法繪畫這些主要工具大概就是文房四寶,但是篆刻首先畫印稿需要小楷毛筆、濃墨和水寫紙,刻的時候需要刻刀、印床、石頭,鈐印需要書畫印泥和連史紙,然後需要印譜來收集,邊款需要拓包邊款刷黑色印泥或濃墨,這是一套流程下來最基本的工具,打磨石頭需要磨盤砂紙,打蠟需要蜂蠟,保養需要白茶油……

初學者入門必須要把以上一套工具買齊,還不包括各種教材印譜,這些工具都是一分錢一分貨,要想效果好就得盡量都買好的,一般都不便宜,自己配一套質量相對好的工具下來得五六百,但是有些套裝一百多就可以搞定了,但是稍稍就會嫌棄換新的,還不如一次性就買好的。

(二)篆刻算是從書法繪畫中分出來單獨門類,所以書法基礎很重要,不要求一開始就會寫篆書,但後期臨印過程中一定要學。有書法基礎的人進步特別快,而且容易“印從書出”求得突破,所以學篆刻的人很多都在練字。

(三)對文言文法、古文字學、傳統文化修養要求很高,印文刻什麼內容,邊款說什麼表達才流暢,都是有要求的。

(四)篆刻是一門動手操作性很強的藝術,如何用刀、如何刻邊款拓邊款這些技術,沒有老師指導很容易誤入歧途,刻了很久門都摸不到,但是現實中篆刻老師很少,不像書法老師較多。

三、當代篆刻發展的主要趨勢以及新概念篆刻分析

如果我們還承認一種藝術形式不可能脫離時代的影響而單獨存在,則於篆刻趨向於寫意、雄放、抽象、宣洩等就不必懷疑了。當然,發展態勢和作者個人的審美興趣、創作意願沒有關係,甚至和作品的經濟價值也未必有關係。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元朱文的市場依然比較興旺。舉個例子來說,明清式的傢具很精美,現在依然很受歡迎。但我們因此認為,這種雕花傢具很有時代氣息,那就可笑了。當然,這種推斷僅僅是學術角度上的,如果篆刻作者要追隨這種態勢,全部往寫意的、雄放的、抽象的、宣洩的方向走,不管是初學篆刻的還是久學篆刻的都如此,那就也不是吉音了。更何況藝術上的宣洩並不像上廁所那麽簡單,光圖痛快是不行的。而現在則確有隻顧痛快、流於粗糙的現象。因此,對於篆刻的這種時代傾向和發展態勢我們不必懷疑,而在這種背景下具體怎麼做則是值得慎重探討的。

如果我們明白了當代篆刻的發展態勢,其實也就可以感覺到,“流行印風”代表的正是這麼一種傾向。當然,這種傾向是總體的,並不等於說,“流行印風”展覽就是中國最好的篆刻展。大體說來,一種代表未來發展趨勢的藝術形態肯定是不完美的,因為不完美,才有更大的拓展空間。

倒是不代表發展方向的藝術形式相對完美,正因為完美它才無路可走。“流行印風”展覽只是主張一種大的傾向,從來就沒有主張過哪一種具體的風格或形式。正因為只主張相對抽象的傾向,因此落實到具體作品時,各位的看法其實不盡相同,會有爭議。

這種爭議的產生當然和我們具體的看作品的尺度有關。我們並不因為要團結在“流行印風”的旗幟下而違背自己的審美原則。因此最後出來的作品並非每一方都得到四位主持人的首肯。要說共同點則也是有的,那就是:一方缺乏創意但各方面都很周到、完美的作品和另一方雖然不周到、完美但有創意的作品並列時,我們的票都投向後者。尊重創新既是“流行印風”的宗旨,也是我們四位主持人的共同信念。因此,評價“流行印風”,我覺得可以歸納為主要的三點:一是代表了當代篆刻的大的發展趨勢;二是提供了一個相對好一些的藝術至上、學術至上的展覽模式;三是還沒有足夠多的作品達到我們希望的既符合時代審美要求,又有深刻內涵的那種高度。

篆刻的共性應該是以篆書為媒介,用刻刀作工具,以印章的形式來表現三大因素。所以我認為楷書印和肖形印都不屬於篆刻。雖然古代已有肖形印,雖然當代有些作者比如安多民先生肖形印刻得非常好,但如果將它歸為篆刻,則因為媒介不同,品評的標準不同,沒有辦法做出優劣高下的評判。

篆刻中的筆墨首先存在於線條中。其次是線條組成的文字形態。應該感覺得到這種線條和文字形態有比較強烈的書寫意味。比較典型的要數吳熙載的篆刻,在線條的起承轉合和交會處都有鮮明的書寫的表達。

四、結語

當代篆刻的發展趨勢必然是寫意的、雄放的、抽象的、宣洩的,這不僅可以從絕大多數篆刻作者的創作中感覺出來,也可以從其他兄弟藝術門類的演變中把握得到。我們看看音樂、建築、凋塑、舞蹈乃至和篆刻關係更密切的繪畫、書法的發展趨勢以及它們的當代形態,便應該很清晰地明白篆刻在當代應有的主要創作傾向了。

參考文獻:

[1]胡云龍.篆刻藝術的朦朧美[J].美術教育研究,2021(06):20-21.

[2]鄭世斌.“融”與“容”——薄意、篆刻淵源共生和諧共融[J].東方收藏,2021(04):10-13.

[3]韓天衡.明清江南地區文人篆刻藝術(上)[J].書與畫,2021(01):36-41.

[4]劉江.篆刻藝術的形式美[J].老年教育(書畫藝術),2020(12):60-61.

[5]蔡大禮.現代篆刻創作的突破與變化[J].老年教育(書畫藝術),2020(11):60-61.


erweima_wbz印譜.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獲取: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