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熙載篆刻印作欣賞,吳讓之篆刻治印名章十枚圖文解讀

吳熙載(1799—1870),原名廷—- ,字讓之,亦作攘之,別號還有讓翁、晚學生、晚學居士、言甫、言庵、方竹丈人等,江蘇儀徵人。師事鄧石如的學生包世臣,所以是鄧石如的再傳弟子。書法功力極深,尤以篆隸見長。他從小喜歡篆刻,十五歲起即對漢印下過近十年的功夫。三十歲後見到鄧石如的篆刻,驚佩不已,便傾心效法,並在學鄧的基礎上創立自已的面目。

鄧石如的資料很少,而師鄧的吳熙載風格顯著,作品很多,後人便覺得學習鄧石如應以學吳熙載入門。藝術大師吳昌碩曾說過:“讓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秦漢印璽探討極深,故刀法圓轉,無纖曼之習,氣象駿邁,質而不滯。

余嘗語人:‘學完白不若取徑於讓翁’。”其推崇可想。儘管如此,鄧石如在篆刻史的發展上作出的革新貢獻,仍然是吳熙載所不能取代的。他的作品有《師慎軒印譜》、《吳讓之印譜》等行世。

a5947_01

a5947_02

蓋平姚氏秘笈之印”(圖1),為長方形的印石,八個字分兩行任意排來,繁簡順其自然,印文佔地完全由筆畫的多寡來決定,十分妥貼,用刀輕靈活潑,線條間粗細合宜,似無意而實有意,在不經意中見奇趣。沒有紮實的書法功力,是難以達到這種境界的。

a5947_03

硯山鑒藏石墨‘(圖2),也是吳熙載朱文印的代表作品。儀徵人汪—-,字硯山,精於鑒藏,為作者好友。由於他的篆書功力深厚,所以刻這一類印運刀如入無人之境,後人譽之為“神遊太虛,若夫其事”。此印章法貌似無奇,排得均勻整齊,但印文各字在這方寸之地,仍顯得筆勢舒展開張,完全是他那秀挺娟美書法的再現。欣賞這方印,就如同欣賞他的書法。“山、石”兩字在全印中筆畫最少,遙相呼應,平添了一層可愛的自然情趣。

a5947_04

攘之手摹漢魏六朝”(圖3),在印文的安排上順其自然,讓印文書法的自然繁簡在統一中得到平衡,各字筆畫的轉折與接觸處,由於刻刀的輕靈轉折,在生動地表達書法的自然意趣之外,因筆畫的粗細變化,而增強了立體感,猶如高明的剪紙藝術師,在一招一式、一轉一彎的動作變化中,展現出生動的畫面。這種以刀當筆的境界,完全得立於他的書法。

a5947_05

道法自然”(圖4),全印線條密集,僅讓“自”處留有疏處,形成三密一疏的章法。由於印呈長方形,故下部二字任其舒展。其筆勢飄逸流暢,加上用刀輕靈,真可謂無跡可尋。在細白文創作中,不失為一方佳印。

a5947_06

丹青不知老將至”(圖5),這是杜甫《丹青引》里的詩句。七字印分三行,首行三字,其餘四字平分兩行,布局疏密天成,文字方圓互參,其刀法圓美流轉,使全印洋溢婉麗流走的風姿。

a5947_07

硯山”(圖6)帶欄白文,全然不同於常見整齊劃一的刻法,“硯”字石旁“口”部,轉折自然,稜角處似方非方,似圓非圓,“見”字下部並筆更見別緻,尤其是“山”字中間下腳兩個小分叉較細,使全印表現出一種特殊的奇趣。此二字沒有採取屈曲填密的表現手法,而任筆畫自然排列,讓自然的留紅與筆畫形成鮮明的朱白對比。

a5947_08

吳熙載印”(圖7),“吳、印”二字佔地少,“熙、載”二字佔地多,得對角呼應之妙。同是白文印,異於前面介紹的細勁的白文,而以渾穆圓勁見勝,是創造性學習漢印的佳作。

a5947_09

攘之”(圖8),二字印,一疏一密,一般說來,比較難於在一印中統一,作者把“之”字上叉的兩筆,人為地加以屈曲,使秀美的曲線在空地中打破了僵直的局面,也使全印得到了平衡。“攘”字提手旁重心上升,右半部密上疏下,使全印產生一種空靈之感。

a5947_10

逃禪煮石之間”(圖9),這種典型的以作者的書法為本的朱文印,在篆刻史上代表着一種高度,步其後塵者,如不認真研究其篆書,往往難以望其項背。吳熙載作品的線條所表現的韻律富有強烈的美感。書法家作書講究筆鋒的運轉、提按,在紙上表現粗細、斷續等效果。欣賞吳氏的作品,就可感受到其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怡然自得、遊刃有餘的功力。此印“間、禪”的下部空虛與“石、之”的少筆畫處理,使全印虛實相生,產生了一種空靈之感。

a5947_11

包誠字興言又字子克”(圖10),多字印難在多而不亂,齊而不板。此印線條方折又富於變化,雖然並非是滿白文,但要做到保持吳氏書法線條流轉的長處而不失風致殊屬不易。此印少筆畫的“包、又、字”,與多筆畫或處理得緊密的“字、興、克”各三字,呈現兩組相反的倒三角型。京劇表現中,有時兵丁將士、旗幟飛揚、鏖戰正酣,但舞台上始終雜而不亂,有條不紊。在欣賞此印及一切成功的多方印時,相信讀者一定會有同感。當然,若無相當深厚的功力,是難臻此妙境的。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