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壽山石雕的薄意技法,分析奧妙,共賞內蘊精神文化

摘要:薄意是壽山石雕中獨具特色的技法,自其誕生起,便與文人畫息息相關。薄意是同時兼有國畫與雕刻特點的藝術,創作過程猶如在石頭上作畫,其題材囊括了山水、花鳥、蟲魚、人物等,國畫中的閒情逸緻皆可在壽山石雕中覓得。因而,筆者欲在此文中與大家共同探討壽山石雕中的薄意技法,分析其中的奧妙,共賞內蘊精神與文化。

關鍵詞:壽山石;薄意;審美

薄意屬平面剔地淺刻浮雕,雕刻層很淺,創作時追求中國畫理和線條韻趣,善於繪畫的人方能創作出好的薄意作品。著名金石學家潘主蘭對薄意的釋義為:“薄意者,技在薄,而藝在意。”早期的薄意雕刻題材多出自文人畫,花鳥、山水、人物、魚蟲,國畫中的閒情逸緻皆可在壽山石雕中覓得。而在筆者看來,薄意技法深藏奧妙,若是沒有深入研究,很難悟到其中要領,因而在此與大家共同研究探討。

一、壽山石雕史

壽山石雕刻藝術的史源,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南朝,北京故宮博物院現藏有清宮遺存的壽山石雕刻作品近兩千件,包括帝後寶璽、造像、文具、擺件等不同類型。從古至今,“石痴”眾多,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對壽山石雕愛不釋手,匯成一股“壽山石旋風”。如今,壽山石位列我國“四大國石”之首,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06年,壽山石雕技藝被列入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此外,壽山石文化是閩都四大文化品牌之一。

據地方史料記載,隋唐時期,位於壽山村附近的寺廟便開始利用壽山石製作器物進行傳教,為壽山石的傳播提供了條件;到了宋元時期,文人喜好主導了社會風尚,再加上“以石入印”的風氣萌發,進一步奠定了壽山石發展的堅實基礎;至明清時期,壽山石因其豐富多彩的色彩和潔凈如玉的質地,獲得了文人雅士和達官顯貴的青睞,成為著名的圖章用石,當時的貴族崇尚精緻華麗,喜歡賞玩掌中之物,促使各地民間藝術追求精緻和高雅,也因此將壽山石雕藝術推向輝煌的巔峰。此外,明末清初,壽山石雕還形成了“西門”和“東門”兩大藝術門派。約在同治、光緒年間,福州的潘玉茂和林謙培兩位石雕高手,承楊玉璇、周尚均技藝,各有發揮,潘玉茂與族弟玉進、玉泉一道在居住地福州郊的鳳尾鄉傳藝,形成了“西門”派風格;林謙培則由弟子林元珠在福州東門後嶼鄉收徒傳藝,發展成“東門”流派,被後世尊為“東門”流派鼻祖,而薄意正是源自“西門”派。林清卿大師的薄意,相關的文章論述者很多,在其之後,薄意技法備受追捧,無數雕刻師通過薄意技法創作出諸多美輪美奐的作品。

二、薄意技法發展史

壽山石雕技法中的薄意技法,傳承有序。“西門”派鼻祖潘玉茂總結前人經驗,形成了薄意雛形;林清卿大師則“引畫入石”,開啟了薄意技法的新面貌,直至現當代,越來越多的雕刻家創新了格局,這個日臻成熟的發展過程,也不過百餘年之久。嚴格上來說,薄意這種微浮雕技藝在楊玉漩、周尚均手上已經初見端倪,不過他們主要還是以浮雕技法雕刻一些花紋圖案用來襯托印鈕。薄意技法發展至今,題材更加豐富,商周的鐘鼎銘文、明清的文房竹刻、歲朝清供等題材也被手藝人引入壽山石雕藝術中,用於傳達心境。薄意成為清雅的代名詞,也是手藝人抒發胸臆的一種方式。薄意創作的過程如同畫家作畫、書法家寫字,都重在表達精神氣質,傳達一種心境。

從大的方面看,薄意技法的誕生,是手藝人珍惜材料的結果。在優質玉石資源極為稀缺的大背景下,手藝人對“病石”也開始愛惜起來,為了巧妙掩飾瑕疵,同時保留石體本身,愈來愈多的印鈕在印體四周的雕飾也越來越淺。面對珍貴的石種,雕刻師紛紛開始選擇“隨形”雕刻,例如田黃石、荔枝洞石、芙蓉石等名貴石種,一般會利用薄意技法隨形創作,以求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原石價值。薄意技法的出現,使得石材天然筋格、裂紋和砂隔有了藝術性的轉化,諸多有“石病”的章材上常常能看到利用薄意技法轉換成為一種“天人合一”的紋飾,更顯意趣生動。

因此,擅長薄意技法的雕刻師在“相石”時,首先考慮的是對石材天然的色彩、肌理、形狀的運用。因為每塊石材不同,適合雕刻的題材也有所不同,對於材料中色彩艷麗的部分,雕刻者多做留白處理以保留其原貌,或借其美色刻畫花卉之類題材。若是遇到“砂隔”(石頭中的岩石殘餘),有些可去除,有些則可化為山岩一類的畫面。在構圖前要事先確定瑕疵的部位,考量石材色彩走向、深度和分布範圍的大小,再利用薄意技法化解所謂的雜質,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重要的便是相石,在雕刻前進行,有俏色的石材適合雕刻花卉,石材中有裂痕的適宜雕刻山水,雕刻師要充分發揮石材的原生特點,融入詩情畫意。

三、借鑒國畫

薄意雕刻是在保留石材原始狀態的前提下,將畫面布局之外的部分輕微剔除,留下的畫面微微隆起,既蘊含浮雕的立體感,又飽含了中國畫式的意境和構圖。有別於壽山石雕刻的其他技法,薄意技法較晚才誕生和發展,而將中國繪畫的構圖原理與意境引入到壽山石雕的重要功臣便是林清卿大師,正是他的反覆探索和實踐,才使薄意技法成為一種成熟的、獨具特色的審美形式,將壽山石雕藝術審美拔高了一個層級,其所創作的薄意作品就像是一幅幅國畫,意境悠遠、畫面清雅。薄意作品反映了雕刻家的審美情趣,而構圖則是創作出一幅好作品的首要前提。薄意作品的構圖大多參考國畫,創作時通過構圖的“起”“承”“轉”“合”讓畫面有了氣勢、有了意趣,作品意境高低、能否引人入勝,構圖是關鍵步驟。

薄意作品無論是線條的刻畫還是色彩的利用,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雕刻師對繪畫語言的提取和錘鍊,薄意是雕刻師由“紙”至“石”的轉換。創作薄意石雕作品,我們可以參照文人畫的畫理。中國文人畫的畫理,底蘊深厚,詩、書、畫、印完美結合,中國畫可以在有限的尺幅之間呈現出極其廣闊宏偉的視覺效果,層巒疊嶂、千里江山、千岩萬壑可以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之中,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呈現出意境悠遠的景象,這取決於藝術家的構圖能力。筆者在創作薄意作品時,除了注重恢弘氣勢的營造,也精心於細節的琢磨,如遠山樹石若以大寫意描繪,那麼近處的人物花草則會細心刻畫出細節,構圖好布局可使畫面更有層次。

文人畫並非僅僅追求畫工上的技巧,更在乎“畫外之意”,薄意作品也是如此。技法可以錘鍊,可以花時間不斷完善,但畫外之意難求,它是藝術家豐富人生閱歷和審美能力的不斷沉澱,而且還要求手藝人對書畫藝術有所了解,在理解畫理和掌握布局技巧的前提下進行創作,唯有如此,才可營造出大美之境,相石、取俏、構圖便是壽山石雕的核心所在,而薄意作品在創作時候也離不開這三個環節。如筆者在作品《香山九老》中,便採用散點透視布局法,松柏鬱鬱蔥蔥、流水淙淙,一老者安坐於矮石之上,執卷吟詩,彷彿讀書聲傳來。另一老者撫琴相伴,姿態自若。原石色澤內斂穩重,質地脂密溫潤,以薄意技法保留原石的自然形狀,利用石皮刻畫出姿態各異的九老,場面生動,熱鬧非常。由於田黃石十分名貴,故而在創作中極盡所能,借鑒國畫的構圖,使得畫面繁而不亂、排布均衡,遠處有雲煙飄動,近處則樹石交錯、石路盤曲。

在進行薄意創作時,雖然不能像畫家在宣紙上作畫那樣隨心揮灑恣意潑墨,但也可寄情於石上,將自己喜歡的山水和花鳥蟲魚細心刻畫在石上,以石為宣紙,將自我的情愫一一展現其上。縱觀名家大師們的薄意作品,在構圖和意境上大多借鑒了國畫,石材尺寸雖小,也可以呈現出蒼茫意境,如林清卿大師用雕刀在石面上推雲刻霧、描鳥勾花於方寸之間。他的作品具備“醇”“厚”特徵,他所擅長的技法雖被大家稱為“薄意”,但其作品並不“薄”,或者說只是技薄,但是畫面氣象內斂醇厚,若放到手上觀摩你會發現,大多整體呈現出豐潤的特徵。他所刻的作品,最常見的是“清雅”題材,這些題材也多從國畫中來,一般為山水、花鳥以及古人詩意,以人物為主題的也不少,且多為佛畫(如羅漢、觀音)。

薄意與國畫相似之處還在於留白,留白得當,可使無景色處似有景色,或可達到言有盡意無窮的境界。筆者常常在薄意作品中借祥雲掩映隱去遠處山水間的許多景物,這樣畫面看過去比較遼闊,有江山無盡、氣象萬千的感覺,從而引發人們的聯想和想象,使得有限變無限,畫面也更顯豐富,薄意作品中隨處可見留白,就像文人畫中的留白一樣。

四、巧借天然

薄意技法適合處理有俏色的石材,取俏的最高境界便是將色彩運用不動聲色地融入到所表現的題材中,讓畫面更為自然生動,也更耐賞玩。完全純凈素雅的石頭運用薄意技法創作,需要靠拓片才能讓觀眾看到畫面的細節,而帶有俏色的石頭利用薄意技法雕刻之後,人們對畫面中的景物一目了然。如筆者的作品《鳥語花香》,取材壽山白芙蓉,在原石表面有一點俏紅,將其刻畫成一枝牡丹,旁邊是兩鵲翹首,再輕輕刻畫一縷祥雲在天際飄,詩情畫意躍然石上。作品《一帆風順》刻畫了一葉扁舟和兩個漁翁,周圍有幾朵浪花、群山上環繞着祥雲,其中漁翁也是取了石頭的天然俏色;作品《力爭上遊》亦是取材壽山白芙蓉,其中有一點俏黃,整體是光潔的素章,那一抹黃色被刻畫成一尾黃魚,魚兒悠然悠遊,白色和黃色互相映襯,十分清雅。另一件銀包金田黃作品《一呼群山應》畫面頗具宋人山水人物畫的氣息,筆者刻畫了山巒下、松蔭間,兩位老者,身着長馬褂,席地圍坐,他們鬢須斑白,眉開眼笑,一個嘴上叼着一根煙杆子,正與一壯漢熱聊,一個臂膀里別著煙袋,身後的孩童、狗兒各自嬉戲玩耍,周圍的花草搖曳生輝,午後的陽光,透過松針葉在地面形成了斑駁的影子,散發著溫暖的感覺,那一縷縷光與老人吐出的煙融合,煙氣消散在陽光里……老人時不時吸兩口旱煙,自在且從容,人與自然沐浴在陽光里、沉浸在煙霧裡,使畫面充滿怡然自樂的鄉野情趣。而在層巒疊嶂、懸崖峭壁間,刻畫了些許蒼松點綴,巧妙地利用銀包金田黃石的那層天然薄白皮來刻畫松樹,刻畫出松針的挺拔有力,也保留了石材本身的美感。作品《赤壁夜遊》,筆者利用石材裂紋刻畫林壑,水天留白顯示出簡明隨意,江面開闊、漁舟往來,不加雕琢,營造出自然淡泊的意蘊。蘇軾與友泛舟於江諸之上,與清風、明月為伴,望景暢談。雲縷涌動,皎月懸天,萬頃空明,波光浩渺,匯成幽美而貌遠的意境,令人遐思無窮。作品《踏雪尋梅》的畫面非常簡約,構圖由積雪、詩人騎驢與蒼勁老梅來完成。原石本身色彩很花雜,但是通過對色彩的解構,原本的花雜變成了俏色,營造出傳統國畫繪雪的視覺效果……

“裂格”屬於石材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這是薄意創作時要重點施力的地方,像田黃石一類帶有石皮的掘性石種,筆者在創作中多採用“留皮法”,也就是通過石皮與石心完全不同的質地與色彩進行雕琢。很多雕刻師將石皮取俏雕刻演繹得淋漓盡致,如石卿大師,他的作品《蘆雁圖》便是利用石皮,取天然俏色,依石賦形,隨心所欲,構圖巧妙,巧在蘆葦的畫意,不呆板,而是一枝蘆葦傾斜而出,一隻大雁宿於蘆葦中,另一隻盤旋在上空,蘆葦和大雁都是簡刀略筆、栩栩如生。石卿大師刻畫出蘆葦的柔韌性和葉片的婉約,既呈現了蘆草錯落有致、層層交疊的層次感,又表現出挺勁、轉折的勁道,因為對天然石皮的巧妙處理,使得畫面天然質樸。

林清卿大師的薄意作品也十分注重“天然”之趣,著名畫家、篆刻家陳子奮十分推崇清卿薄意的“天然之妙”,他這樣寫道:“花卉之嫵媚生動,寫生家罕能及;山水竹木,亦靜穆渾厚。難得在利用石之病,而反見天然。”壽山石是“偶然的材料”,是大自然的尤物,石色、石形的複雜多變成為雕刻過程中難以控制的不確定因素,而清卿大師最擅長隨機應變,相石而“取巧”。《壽山石考》的作者龔禮逸認為林清卿的作品“真能用刀如筆”,可見清卿的創作在刀筆和心境的驅動下,已然達到暢通自由、天人合一之境,而這種看似瀟洒自然的狀態,實際上得益於他平日里對石材天然紋理色澤的觀察和研究。國畫追求“賦色”技巧,薄意技法卻考驗手藝人的“取巧”能力,在清卿大師的作品中,他對色彩遊刃有餘的運用和創新把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潘主蘭在《壽山石刻史話》高度讚揚了林清卿的取巧功力:“縱使名畫家賦色,恐怕也不過這樣。”林清卿的一枚花卉薄意作品,在創作時,他不走尋常路,以濃烈的紅色刻畫出堅硬的山石,相對素凈淡雅的黃色刻畫花卉,這種取色法打破了常規套路,自出新意。

技法是為了創造美感而誕生的,薄意是為詩意和轉化“石病”而誕生的,熟練掌握技藝後,處理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時才能遊刃有餘、胸有成竹,才能挖掘出石頭的美,賦予它最完美的形態,使石材與技藝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在薄意石雕創作過程中,筆者也充分利用了石材的天然色彩和形態,以達到“天成之作”的效果。

總之,薄意技法的產生最初是為了處理田黃等“以錙銖相計”的珍貴石料,不得已才“因材施藝,巧掩瑕疵”,它要求手藝人在有限的空間內施展才華,與其他雕刻相比,薄意富於書畫氣息。薄意技法作為壽山石雕傳統技法之一,其前身是從圓雕發展出來的淺浮雕技法,後雕刻層越來越薄,從淺浮雕向薄意過渡,經過歷代雕刻家的不斷努力,薄意技法日臻成熟,題材日漸多樣化,如今薄意技法所創作出的作品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薄意技法讓許多有“石病”的玉石變得更加詩情畫意。

參考文獻:

1.傅永和. 行雲流水見傳神 石以畫傳刀如筆——福建博物院藏壽山石薄意大師林清卿作品鑒賞[J].藝苑,2013(03):94-98.

2.陳哲.林清卿壽山石薄意雕刻藝術探究[D].福建師範大學,2007.

作者簡介:

劉傳斌,民進福州市委會教育文化委副主任。擅長壽山石圓雕、立體雕、浮雕、薄意雕刻和篆刻,作品融詩、書、畫為一體。現為中國玉石雕藝術大師、中國石雕藝術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正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書畫協會理事、中國壽山石文化發展中心研究員、福州市台江區政協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國際工藝美術家、海峽壽山石文化研究院研究員、福州市壽山石鑒定中心鑒定專家、福州市特級名藝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石雕委員會常委、福建省民間藝術家、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副會長、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福州絲路藝品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