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方寸,吳讓之刻子京秘玩印,小林斗盦用生命呵護美好

吳讓之一生所刻印章數以萬計,卻因戰亂及少留邊款之故,遺存數量令人遺憾。“子京秘玩”(見附圖),一方青田石獸紐印章,雖歷經劫難,卻倖存至今保存完好。兩厘米大小的印面,清俊雅緻,別具韻味。十分難得的是,邊款記人記事與抒情,具是翔實:“道光丁未仲春,熙載刻於雙藤書屋,為小湖仁弟大雅正之,是日,吳門張左泉丈適至,頗見賞。”

篆刻小站今日所見這方印,在它的印盒籤條上,還有這樣幾個字:“繼述堂劫餘之物”。這不由得讓人產生種種猜測:是誰在這個印盒上題寫的籤條?繼述堂的主人是誰?那一刻又經歷了怎樣的劫難呢?

提起繼述堂,有一個繞不開的人物,就是河井荃廬——西泠印社首代社員、吳昌碩唯一的日本學生,也是日本的印學宗師、漢學家和收藏家。他顏所居曰“繼述堂”,那裡也是他存放大量中國明清名家藝術珍品的地方。

戰爭面前,一切生命都是那麼脆弱,藝術品在戰火之中更是沒有一絲的抵抗能力。1945年,在美軍的一次東京大轟炸中,十餘萬人死亡,二十餘萬幢建築付之一炬。這其中,就有河井荃廬和他的繼述堂。同時,河井荃廬用三十餘年心血收藏的中國明清書法名畫,一夜之間化為烏有。在轟炸的第二日清晨,河井荃廬被發現手持水桶,躺倒在已被燒成灰燼的房屋前。他沒有死於轟炸,沒有死於火災,而是死於萬念俱灰和徹底的絕望。

河井荃廬的學生小林斗盦劫後在繼述堂廢墟中找到一把燒殘的篆刻刀,那是吳昌碩曾經用過的刻刀,他贈予河井荃廬,那裡面充滿了老師的鼓勵與鍾愛,可以想見河井荃廬生前對此會是多麼的珍愛。而同時倖存的,還有一些明清名家的篆刻作品。此後,這些一直珍藏在小林斗盦的懷玉印室中,吳讓之的“子京秘玩”就是這其中的一方,其印盒上面的“繼述堂劫餘之物”,即是小林斗盦所題。

從是印邊款中,我們看到,此印作於道光丁未,即1846年,那一年,吳讓之47歲,正是人生與藝術生命蓬勃而醇熟的時期。此時他還居住在家鄉揚州城,幾年後,同樣因為戰亂,他失去了自己熱愛的事業,背井離鄉,逃難到泰州。唯一可以慶幸的是,吳讓之在泰州的十餘年間有一個相對安穩的創作環境,得以在此期間留下大量優秀的書畫篆刻作品。

吳讓之的這一方保存完好的傳世之作,刻為其小湖友人文房雅玩,堪稱是一件百看不厭的佳作,賞之令人心曠神怡。四字朱文布篆圓潤流暢,自然書寫在均分的印面之上,從而產生落落大方的三疏一密布局。四字間穿插聯繫緊密而自然,邊框虛實之間的變化,讓小小的印面空間,自由而生動。心手合一,刀筆合一,令此印作淡然自如,娉婷婀娜而趨於完美。

作為日本的印學宗師,河井荃廬用盡生命以竭力保護的藝術珍品,自當非同凡俗。一向在邊款中惜墨如金的吳讓之,不僅在這方印的邊款中記時記事,更將他人的讚賞一併記錄了下來,此舉也可想見,此印在讓翁自己看來,也必定是一方得心之作。

文明世界所傳世的藝術珍品,滿載着歲月的痕迹和無法預見的三生三世的劫難,今日的相遇,自是上天對於我們的賞賜。我們也會在年齡的增長與種種經歷之後,漸漸明白人生中一切的美好,儘是平凡生活之外的美妙禮物,值得我們格外的珍惜,並用內心的溫暖,溫柔地去靠近它,靠近,再靠近一點兒。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