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林斗盦先生,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凱文,篆刻小站

與小林斗盦先生的相識,是我人生中一段具有特別意義的經歷。雖然先生已經過世多年,但時至今日,這段難忘的回憶還時時在我的生活中產生影響,以致每當我回想過往,總還是會十分感念、感激。

小林斗盦先生本名庸浩,號斗盦,別署懷玉印室。他15歲開始研習書法篆刻,先後師從河井荃廬和西川寧先生,畢生致力於書法篆刻藝術的鑽研、傳承與弘揚。生前任西泠印社名譽副社長、全日本篆刻聯盟會長、日本藝術院會員、日本美術展覽會顧問、日本北鬥文會會長,並為文化勳章獲得者,堪稱日本書法篆刻界泰斗。在我20世紀80年代留學日本期間,先生已是譽滿中日的大家。有緣認識先生,令我在日後得以時常感受他對於藝術、收藏獨特而深刻的見解。同樣重要的是,先生作為一個藝壇前輩,所給予晚輩的長期關懷和巨大信任是那麼珍貴。

眾所周知,小林斗盦先生對中國古典藝術懷着十分崇高的敬意,對中國有着同樣深厚的情誼。20世紀90年代是中國藝術品市場興起的時期,先生酷愛收藏,自然時有關注。當時他在中國的很多藝術品收藏舉動以及慷慨的捐贈行為,我都有幸代勞或參與其中。1999年捐贈齊國古陶文五十品予西泠印社一事,即全部由本人經手。這批全部用璽印按捺的陶文,保留了大量的戰國齊系文字,從篆刻藝術審美的角度說,每件均為精品。這批藏品捐贈之前,我還特意編拓了圖錄,並由西泠印社出版社以印本行世。

西泠印社百年大慶之時,小林斗盦先生還捐贈了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所刻名印“西泠印社中人”為賀,後來這枚印章一直被用在西泠印社社員證書上。從先生收藏此印,到後來捐贈此印,其中所有過程,我都是親歷者。

說起這方印章,可謂與先生有天假之緣。

此印是當年吳昌碩應吳隱、丁仁之囑,刻贈他們共同的西泠印社社友、赫赫有名的傳朴堂傳人葛昌楹的。吳昌碩素與葛氏兄弟交情匪淺,為葛氏兄弟所刻印章數量既多,質量更為上乘。小林先生的尊師河井荃廬先生曾特意前來中國,拜師學藝於吳昌碩;吳昌碩親贈河井先生的刻刀後來一度保存在小林斗盦先生手中。因此,小林斗盦先生與吳昌碩本就有着隔代師承的關係。

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時局變遷,很多收藏世家漸漸中落,傳朴堂葛氏所藏亦難逃陸續散佚的命運。“西泠印社中人”一印輾轉相傳,不知何故竟然出現在上海的拍賣會上。此印既為吳昌碩幾經著錄的名作,一經面世必然引起多方關注。除了小林斗盦先生之外,還有不少人希望納入囊中。雖然我告訴先生拍場上應會有競爭,他依然全權委託我參與競買,還表示不設底價,無論拍到多高的價錢都堅定爭取。這使我一度頗感為難,幸運的是最後終以不到十萬元的價格順利買下,結果十分理想。先生作為西泠印社社員,還擔任過西泠印社名譽副社長,跟西泠印社和吳昌碩本人都淵源深厚,購買此印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當西泠印社建社100周年紀念之際,小林斗盦先生欲送禮致賀,我便和他商量能否將這方“西泠印社中人”作為賀禮捐贈?沒想到他十分慷慨地同意了。先生寫了一封授權信,通過我全權處理捐贈事宜。對於信的主題,記得當時先生還頗難決定,我想出“回歸故里”四字,他十分讚賞,就把這四個字寫在信上了。出席捐贈儀式並接收捐贈的是當時西泠印社常務副社長郭仲選。這件事讓我得到不少朋友的讚譽,也令我頗感自豪,從代為競買,到代為捐贈,我有幸經手,也算是為中日文化交流盡的一點綿薄之力吧。

收藏創作之外,小林斗盦先生在藝術研究方面同樣勤勉,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他所編著的《中國篆刻叢刊》四十卷,是近30年來篆刻界重要的學術成果之一,受到學界的高度讚譽與廣泛好評。此外還有《清人篆書三種》《中國篆刻史》《中國璽印類編》《篆刻全集》《篆隸名品選》《篆書千字文》等幾十種著述、輯錄及編審的著作,可謂著作等身。

2007年小林斗盦先生仙逝後,考慮到他本人與中國藝術的不解之緣,尤其是他的學術成就對於保存和推廣中國金石篆刻藝術有着難以磨滅的影響,我作為有幸與他有過親密交往的後輩,覺得有責任將小林斗盦先生的藝術創作以及收藏,以一種儘可能全面的方式介紹到中國來。於是,我策劃組織了一場“小林斗盦先生遺作展暨懷玉印室藏印展”,並選擇杭州、福州、廣州、台北和香港五地來舉辦這場展覽,希望能對小林斗盦先生一生在金石篆刻方面的成就有一個完整地呈現。我想,讓更多的人感受先生深厚的藝術修為,感受金石篆刻藝術的永恆魅力,便是對先生最好的紀念。

小林斗盦先生在世的時候,我總有機會從他那裡觀賞到大量中國古代藝術精品,這令我獲益匪淺;同時還蒙他慷慨相讓,收藏到其中一些我個人十分傾心的佳作。在他去世後,我也陸續從不同的渠道獲得很多他舊藏的精品。那麼多年過去了,這些藏品很多還依然陪伴在我身邊,它們是我和先生之間不斷的紐帶,既見證了那段令人懷念的歲月,也保存了那些最為珍貴的回憶。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