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方介堪,篆刻艺术研究初探,借古开今创方氏鸟虫印

篆刻大家方介堪在二十世纪印坛享有盛名,擅金石书画,而金石尤为之冠,且以鸟虫印著称于世,创“方氏鸟虫”,誉为现代第一。与国画大师张大千并名,有“张画方印”之誉。

关键词:方介堪;鸟虫篆印

一、二十世纪初篆刻艺术概况

篆刻艺术真正称得上一个独立的艺术分支,具有多方位的本体结构,应该说是在二十世纪。西泠印社的成立(1904年),标志着这支艺术分支,日趋完善。篆刻意识独立化和人才群体化、社团广泛化、印风多样化、篆刻学科化,以及吴隐创办的上海西泠印社等文化企业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共同构成了民国时期印坛的基本特色。吴昌硕、赵叔儒、王福庵为代表的流派印风先后工写争妍,而吴昌硕为上海印坛树起了第一面大旗,貌拙气盛、苍浑猛利、乱头粗服的大写意印风,开成了吴昌硕流派。而此时与之抗行的当数赵叔儒的工整秀挺之印风。加之各类印展的举办、竞刻与评比、印谱和印学书刊的出版、出土文物的启发、篆刻学教学体系的形成、印材的发展,这些都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在二十世纪初形成了一个名家辈出、流派纷纭的特点。

二、方介堪的印学观确立、发展和深化

二十世纪印坛大师方介堪,受家庭薰染,从小爱好文史诗词、擅金石书画,而金石尤为之冠,且以鸟虫印著称于世,创“方氏鸟虫”,誉为现代第一。

1.印宗秦汉
被历代印人奉若圭臬的秦汉印章,同样,也吸引着一代大师方介堪先生,他在自治印《长乐无极老夏丁》印款中说:“昔人谓治印白文必仿汉,朱文法宋元,所说似太狭隘,应以篆法为主,若以流派矜奇(眩)异,亦所不取。今出土文物日多,且有原始记录,触类旁通,足资研究,岂可拘泥一派一格以斤斤自诩印人者耶!”这段文学,不难看出方介堪先生于印特重篆法、宗秦汉。

2.兼取流派
《方介堪先生年表简编(初稿)》中记载,先生治印初学(十三岁)赵次闲(之琛),后转学(十八岁)皖派徐三庚,二十二岁时转学皖派吴让之,品格上升一步。二十六岁,正式拜前侯补道尹赵叔儒为师。师嘱专攻吴让之,但其却未遵师训。即使这样,方介堪先生在流派中的游走,仍在他的印风中悄然流露,师古而不泥古。

3.借古开今――创“方氏鸟虫”
我国的鸟虫篆书体,大致产生于春秋战国而流行于秦汉时期。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云:“秦书八体……四曰鸟虫。”鸟虫篆是参照鸟虫形体之特点,并结合篆书而加以变化,是富有装饰图案的一种美化文字。古代用这种书体入印,叫做“鸟虫篆印”。 在中国篆刻史上,鸟虫篆印一直未被人们很好地开发学习。除明代汪关临摹汉印时留下几方鸟虫印外,很少有人创作鸟虫篆印。其重要原因是鸟虫篆的历史资料缺乏,不成体系,直至方介堪先生全面挖掘整理了鸟虫篆印,揭示了鸟虫篆的奥妙,创作了大量的鸟虫篆印。

作为一介典型文人篆刻家,方介堪先生走了一条与吴昌硕等文人化海派创新不相同的个人风格化道路。在篆刻艺术表述的语言载体上,他大胆选取了鸟虫篆―――这种文字在某些文人雅士眼里,它只能算作一种中性文字,甚至是美术字,恰恰正是这种文字的装饰性为方介堪先生的篆刻艺术创作注入了生命活力,那种好像只能在民间美术中才能体悟到独特生活气息如今荡漾在他的篆刻作品中,极大的拓宽了篆刻的艺术表现空间,并在时间的延展中丰富和强化了审美节奏感。韩天衡跋中提到:“方介堪在鸟虫篆印中的建树则能独树一帜。他不失古风,不违字理,创造性地以严谨的古文字形体与艺术化的绘画原理作人情、人意的结合。”同样不容忽视的还在于,方介堪先生鸟虫书印作品格调甚高,由于他的创作十分强调来历和文字的依据,故今天来看方介堪先生的鸟虫篆印,高度融入两汉鸟虫篆印作之中,被后人视为中国鸟虫篆印的经典。不仅与低俗完全无涉,而且达到了极为纯净的境界:茂密之中现功力,意态之间展才情,心手双畅,旷然自适。如同齐白石融注民间技艺于传统文人画而垂名画史一样,方介堪先生也足可凭借其鸟虫书印的雅俗共赏开创精神而跻身大师行列。

在金石印学中具有精深的学养和功力,其篆刻艺术风格独到,章法稳重,手法娴熟,灵秀生动,尤其是在鸟虫篆刻中造诣极深和富于创造性,通过自己的才情和学养、智慧与胆识、机敏与技巧,构建了突出的个人风格,以其精雅华美的风貌体现了上个世纪的金石学界包前孕后的艺术风范。包前孕后是一种风范、一种气度。一个人具有这样的风范和气度,才能称得上是一个艺术大师。事实上历史的任何一位艺术大师,都具备包前孕后的风范和气度,方介堪先生正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大师。当然,评价大师的标准从来都是严格的,还要经过更长的时间考验。

参考文献:
[1]邓散木.篆刻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2]方广强.方介堪传略[J].温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8).
[3]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85.
[4]韩天衡.中国印学年表[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85.
[5]沙孟海.印学史[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