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漢魏十三品捶拓瑣記,談一談粗淺的體會分享,推薦

石門漢魏十三品,是分布在褒斜古棧道南端的石門隧道及其南北山崖間的十三種摩崖石刻的總稱,有確切紀年的,最早者為東漢永平年間的《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至晚者是慶元元年(1195)的晏袤《釋潘宗伯、韓仲元、李苞通閣道題名》。這些石刻至今已成為國之瑰寶。

現在研究石刻很大程度上還是依靠拓片。石門十三品拓片的廣泛流傳,石門十三品的深入研究,就是極好的說明。製作石門十三品拓片,如鬃刷、打刷、墨板、朴子等捶拓工具,現在依然需要。下面就石門十三品的捶拓,談一談粗淺的體會。

第一,東漢《石門頌》,號稱隸中極品。以往學者在研究中,提出許多真知灼見,但也存在着一些失誤。如根據拓本首行首字的“惟”之右四橫筆的第二橫挑起、“高格”的“高”下“口”有無等,判斷拓本的時代與優劣。我們在捶拓時,發現“惟”字右第二橫筆,根本不存在挑起,過去拓片之所以造成挑起的現象,是因為過去捶拓時將二橫筆末端與石花相連。在具體捶拓時,我們採取撲拓與擦拓互用的辦法,從而使之更接近石刻原狀。“高”之下“口”,原刻上方有一弧形石花,一般來說“口”上方一橫折筆的橫筆部分,是無法做出來的。我們在捶拓時,用撲、擦兩種辦法,同時換用小拓包,這樣做出來的與石刻原狀基本相符。類似的還有“雍”等字。當然過去的拓本,所用紙張與今天差別較大,同時,石刻原地與今之陳列場所在捶拓時的條件也迥然不同,這也是造成類似“惟”與“高”的原石與拓本之間不同的主要原因。

第二,北魏《石門銘》是北魏書法的傑作。在研究其拓本時,“此”字本成為至為珍貴的拓本。上世紀80年代,漢中博物館曾特邀褒河拓片世家張中發來館捶拓,他說他祖上曾製作一“此”字,等拓片製作好後,再補拓該“此”字。我們在捶拓時仔細觀察周圍的崖面,發現所謂“此”字所在的崖面,明顯向上凹進,而其下則基本作平面狀。若損毀,則不能不留下痕迹或者崖面不整,但該崖面平整無缺,沒有人為鑿過的印跡。這可以進一步印證褒河張氏所解釋的。

第三,石門十三品是摩崖石刻,其崖面極為不整,捶拓時極為不易。如《大開通》摩崖,有雲“始作橋格六百二十三間,大橋五,為道二百五十八里,郵、亭、驛、置、徒司空、褒中縣官寺並六十四所”。後一句讀來感覺不順。查《漢石門頌》,“並六十四所”後為“最”。這是講不通的。細心摩挲,在“所”與“凡”之間,的確有一字,但該字下部較為完整,上部則殘泐殊甚。經過我們仔細觀察,似為“成”。果若如此,那麼這一句話則順暢了,意思也完整了。因此,拓工在捶拓之前,需要認真研究每種石刻每一個細部,然後在捶拓時,會盡量接近石刻的原有風貌,否則二者相差甚遠也就失去拓片存在的意義了。此外,捶拓時所用紙張及其上紙後的濕度掌握,上墨時濃淡的把握,也是拓本完成後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