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鑒古今,從谷松章手中感受篆刻魅力,第2講,質文三變

唐代孫過庭的《書譜》是中國書法史上非常重要的理論著作,它其中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書法理論觀點,而且文詞也非常優美。在《書譜》里有這樣一段話:“淳醨一遷,質文三變,馳鶩沿革,物理常然。”今天我們就以“質文三變”這個詞作為內容,來創作一方古璽式的印章。

我們首先看一下這四個字的字形。很顯然,“質文三變”這四個字,“質”字和“變”字筆畫比較密集,而“三”和“文”字筆畫稀疏。我們只看這四個字的字形,就能感覺到這方印肯定是比較適合採用斜角呼應的章法格局。斜角呼應是印章中一種常見的章法格局,它是指在印面的左上角和右下角之間,或者右上角和左下角之間有一種比如說疏密的呼應、動靜的呼應、方圓的呼應等等。這方“質文三變”很顯然是一種疏密的呼應,就是“質”和“變”的密是一組呼應,“三”和“文”的疏是另一組呼應。

根據這個構思我們設計了一個印稿。因為印的疏密對比大,所以我們汲取了古璽秦印中一種細線條的玉印的風格來創作這方印章。

經過仔細的設計,我們畫出了“質文三變”這個印的印稿。然後我們還是採用複寫上石法將它上石刻制。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在複寫紙上把印稿和印石對齊,保證它的四邊都在印石的範圍之內。把多餘的紙折下來,固定好,然後開始描摹。先描印邊,把邊框先固定下來。“三”這部分,我們為了加強它和文字的呼應,為了加強它的動感,我們採用了一個稍微傾斜的造型。好,印稿已經描完了。這個線條比較細,再用筆來修正一下。下面我們就開始刻制。

我們先刻邊框。秦漢玉印是篆刻中一個非常特別的品種,兩者的風格又有很大的差別:戰國和秦玉印它的線條一般比較清勁、清剛,很多線條因為砣制的原因,呈一種兩頭尖中間鼓的狀態,保留着砣制加工的原始痕迹。我們這方印的線條也是採用這種線條特點的。

我們在行刀中,刀稍微抖動,這樣刻出的線條有一種起伏的感覺,更加具有金石氣息。

玉印的角,不會像銅印那樣有比較嚴重的磨損,所以角一般保持一種比較方的狀態。下面我們開始刻制印文。像這樣的線條都是兩刀完成,就是起收比較尖,中間它會比較鼓一點。這是和古代的砣制所形成的效果一脈相承的。像此印的線條,都是這樣的效果,不管它是什麼方向。而在比較直的橫線上,這種效果就更加突出。“三”字的線條也是這樣的,但是如果是三個這樣的尖筆,它會顯得比較薄,所以我們採用了一頭尖而另一頭略作方形,有一種穩重的感覺。“變”字這樣比較複雜的字形,它的線條都是比較短,而且結構很複雜,以圓斜筆為主,這樣的線條對形態的要求就不是太高,因為它的線條形態都不完整,都是處於和別的線條的一種交接和糾纏之中。這樣的線條相對來說刻制會更簡單一點。 “變”字裡面有很多圓形的結構,為了增加印面的凝重感,我們把“言”字“口”部這個地方殘掉,形成一個塊面,這樣的話它就會在這裡形成章法的視覺中心和一個凝聚點,章法有一種很提神的效果。

對殘損的運用也是我們在學習篆刻中需要重點關注的,特別是我們在刻一些追仿秦漢風格的印章的時候,這種殘損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作品的古意。

“質文三變”這方印章初步完成以後。我們需要打出一個印花,對它的效果進行一個修改,同時對它的印邊進行一些加工。通過印花我們可以看出,這方印基本上達到了我們當初的構想,但是這裡面還有一個環節,需要我們對它的印邊的形狀進行一些修飾,同時運用殘損的方法,為它增加一些古舊之氣。

我們在這個印面上抹上一些磨石頭剩下的石粉,印的線條就非常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現在我們就對它進行一下修改。首先是印邊過粗,我們要對它進行一下細化的處理。把印邊刻細了之後,我們還要對它的一些局部進行一些殘破處理。我們先在這個角的地方進行一個比較大的殘破,然後我們在它的對角的地方進行一些比較細碎的殘破。就是類似於玉印在日久天長的埋藏過程中,被土或者水長期包圍浸泡形成的一種沁斑,它其實是一種對於玉的腐蝕,但是它的效果有一種朦朧漫幻的古樸之美。我們在這種地方運用這樣大量的點狀的殘損來模仿這種氣息。另外在印面中過於空白的地方也可以加一些點狀的殘損,也是一種很有益的調節。好,這方印的修改就完成了。

我們再來看一下它的效果。我們可以看到,經過這種殘損,它跟剛才的印花比起來,多了很多古舊的感覺,這樣就形成了類似於古印殘損的那種古舊氣息。

好,觀眾朋友們,這方印的創作到這裡就完成了。

謝謝大家,再見!

小知識

1.“質文三變”是什麼意思?

舊史上稱夏商周三朝,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由忠而質,由質而文,稱為“質文三變”。指書法由質樸變得華美。

2.什麼叫“砣制”?

砣,本指打磨玉器的砂輪。也用作動詞,指用砣子打磨玉器。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