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印16年,古玺至宝十六金符斋印存,印蜕1300余方附释文

印谱是中国文化艺术瑰宝之一,不仅能用于鉴赏收藏和临摹实践,而且可供我们研究的信息也十分丰富。依据印谱文字和内容,我们可以考证古代官私制度、军队建制、地理沿革、姓氏衍变等,来补史志之阙;能补充、纠正古文字的遗漏和错误;还能从中探寻地域文化发展的审美差异。

吴大澄作为晚清名臣,在政务之余对收藏、鉴赏、古物文字的考释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堪称那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现代著名古文字专家裘锡圭先生,对于吴大澄在古文字方面的研究突破,称之为“有划时代的创见”,较之王国维,“他也许可以看作战国文字研究的奠基者,至少可以看作最重要的一个先驱者”。

内页扫描图欣赏

吴大澄与金石结交,一生为伴,与他年少时受到外祖父韩崇的金石薰陶有很大关系。三十四岁中进士以后,任陕甘学政期间,除了赴各地巡考外,公暇之余都用于访碑、传拓、释古,广交朋友,搜购吉金古物。

内页扫描图欣赏

同治、光绪以来,金石学昌盛,触及门类非常广泛,研究的文人学者也很多,彼此有了相互交流切蹉的机会,如吴大澄与潘祖荫、陈介祺等多有交往且涉及广泛,为潘祖荫的史籍刻字、题签,藏物编目,钩绘古器,撰写考释等;为陈介祺收藏的古陶进行文字释读,推定为先秦六国文字,纠正陈介祺本人一直认为的“三代文字”的结论,得到陈介祺的大加赞赏。

内页扫描图欣赏

一八八七年,吴大澄邀请黄牧甫到广雅书局校书堂刻经史。工作之余安排黄牧甫和尹伯圆为其收藏的二千余方周秦古玺及汉魏官私印钤印作谱,即成著名的《十六金符斋印存》。印谱入印二千零二十一方,分上下二函,共二十六册,拓成二十部。

内页扫描图欣赏

吴大澄对印谱的完成十分欣慰,自题五言诗:“蓄印十六年,积累至二千。古玺得至宝,文字秦燔先。汉魏官私印,金玉皆精坚。同钮各从类,年代不细编。印兹二十部,裒集岂偶然。谁其任其役,穆父与伯圆。”

内页扫描图欣赏

吴大澄还著有《权衡度量实验考》《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恪斋集古录》《恪斋诗文集》等,另有许多因原稿佚失而没有出版流通。据顾廷龙先生《吴恪斋先生年谱》记载,关于古陶文考释稿就有四种:《古匋文字释》《簠斋藏匋考释》《三代秦汉古匋文字考》《古匋稽证录》。

十六金符斋印存》原钤本印面未注释文。这次选编,对印文严重磨泐不清的不采用,从中选择出有代表性和艺术性的印蜕共一三〇〇余方,并首次释文。编排时对印谱版面作了调整,把押印和图形印等部分移至本书后部。在本书的释文过程中得到了古菲先生、王臻先生的热情帮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蓄印16年,古玺至宝十六金符斋印存,印蜕1300余方附释文》上有1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