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博物館藏古璽印擷珍,近距離感受古璽印的藝術美

湖南省博物館位於長沙市開福區,與烈士公園毗鄰,佔地面積5.1萬平方米,公用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籌建於1951年,1956年正式對外開放,是湖南省最大的歷史藝術博物館,也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藏品達18萬餘件,尤以馬王堆漢墓文物、商周青銅器、楚文物、歷代陶瓷、書畫和近現代文物等最具特色,並以此打造了6個展示人類優秀文化遺珍的基本陳列。

a8474_01

a8474_02

“中戠室鉨”銅印·戰國,通高1.5厘米、印面長寬各2厘米

印有官印和私印,私印是個人的印信,官印則是政府部門的印章,“中戠室鉨”屬於官印,為管理紡織的機構,《漢書•百官功卿表》載:“少府、秦官……屬官有……東織、西織……河平元年省東織,更名西織為織室”。 印為方形,有二層台,鼻紐,印面篆書四字,布局勻整,形體秀健。 此印表明戰國時期的楚國已設有專門管理紡織的機構和官員。

a8474_03

a8474_04

“長沙仆”石印·西漢,1955年長沙侯家塘18號墓出土,通高1.7厘米;印面長3.1厘米,寬2.8厘米

滑石官印。印近方形,鼻紐,印面陰刻篆書“長沙仆”三字。“長沙”即指長沙國。我國自商、周以來逐漸形成的據以觀測天象的二十八宿(星座)中有一宿叫軫宿。根據古天文學的星宿定位,軫宿位於荊州上空。軫宿旁邊有個附屬於它的小星,名叫長沙星,相對應的地面即叫長沙。故長沙又名星沙。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封開國功臣吳芮為長沙王,長沙國由此建立,都臨湘(即長沙)。傳5代,到公元前155年吳著死,無子國除,歷時46年。為吳氏長沙國時期。同年,景帝封兒子劉發為長沙王,傳7代8王,歷時164年。“仆”為劉氏長沙國時期官名。《漢書•百官公卿表》載漢武帝時對諸侯王國的官名有所改變,“改太僕為仆,秩亦千石”。其職責是執掌輿馬之事。長沙仆即長沙國王府中的為長沙王掌管輿馬之事的仆。其字體規整優美,體現出當時較高的治印工藝水平。

a8474_05

a8474_06

“長沙丞相”銅印·西漢,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二號漢墓出土,高1.45厘米,長2.2厘米,寬2.2厘米

作方形,龜紐,印面雕刻陰文篆書“長沙丞相”四字,方形直排,字體飽滿,是當時死者生前官印之冥器,龜頭作昂起狀,龜背刻有龜裂紋,四足及尾均刻出。龜腹下一穿孔,當是系綬帶處,印章通體鎏金,但大多脫落。長沙丞相——利蒼,由朝廷委任,輔佐長沙王,掌握實權,控制地方。

a8474_07

a8474_08

“軑侯之印”銅印·西漢,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二號漢墓出土,高1.4厘米,長2.2厘米,寬2.2厘米

方形,龜紐,有穿孔,印面雕刻陰文篆書“軑侯之印”,方體直排,字體飽滿,當是死者所封爵印之冥器。印章原通體鎏金,現已大多脫落。此印形制與“長沙丞相”銅印相同。

劉邦創建漢朝後,論功行賞。原秦番陽令吳芮因率部助劉邦亡秦滅楚,被封為長沙王。吳氏長沙國轄境,北至今湖北南部,南抵今廣東連縣,東達今江西鄱陽湖,西與今貴州為鄰。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長沙國丞相利蒼因功受封軑侯,軑侯共傳四代,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末代軑侯、東海太守利秩因罪被廢。

a8474_09

“軑侯家丞”封泥·西漢,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長5厘米,寬2厘米,厚1.5厘米

封泥。印有“軑侯家丞”四字。“軑侯家丞”是軑侯家的總管。封泥始於戰國,流行於秦漢。戰國初期的公私文書大多寫在竹簡、木牘上,發送時用繩子捆綁,繩端結合處用泥封閉,泥上加蓋印章,以防他人私自拆看,其泥稱封泥,而用來存放封泥的木匣稱為封泥匣。由於封泥是未經燒制的黏土物,極易破損,且收件人在打開對象前需要先驗證封泥上鈐的印章,再將泥剝去取物,故損壞者多,保存完整的極少。因此,這件帶有封泥匣與殘封繩的封泥彌足珍貴。

a8474_10

a8474_11

“利蒼”玉印·西漢,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二號漢墓出土,高1.5厘米,長2厘米,寬2厘米

“利蒼”玉印,方形盠頂,穿孔,玉呈灰白色,印面雕刻陰文篆體“利蒼”二字。線條均勻,字作長體橫排,工整清秀,當是死者的私印。

《史記》記作“利倉”,《漢書》記作黎朱蒼,指的都是利蒼,說明二號墓墓主是名流千古的歷史人物。利蒼,第一代軑侯。生於戰國末年,逝於漢高後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參加秦末戰事、楚漢之爭。漢初任長沙國丞相。惠帝時封為軑侯,食邑七百戶。封地在今河南省羅山縣和光山縣之間(一說在今湖北省浠水縣蘭溪鎮)。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