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山派密码,黄士陵 34 岁巅峰之作,丹青不知老将至

黄士陵为秦祖永刻寿山石印 “丹青不知老将至” 引发关注。这方 2.4×2.3cm 的小印,藏着 1882 年(光绪八年)34 岁黄士陵的艺术抉择 —— 当边款写下 “让之严重,井畾秀媚,二者难兼,吾从让翁矣”,这位未来的黟山派创始人正站在风格形成的关键节点,而寿山石上的刀痕,已埋下 “印从书出” 的革新伏笔。

印文出处:取自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原句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写画家曹霸沉迷创作、忘身忘龄的境界,恰合秦祖永(清代画家、美术理论家)的艺术追求。黄士陵将原句省略 “富贵于我如浮云”,单取 “丹青” 句,强化艺术本体论。印面布局中,”丹” 字三点如朱砂落纸,”老” 字竖弯钩如画笔转折,整印似一幅微型书画长卷。

秦祖永(1825-1884):书画家:善山水,宗 “四王” 而求变;理论家:著《桐阴论画》,主张 “以书入画”;收藏家:锡山秦氏为无锡望族,藏印千余方,此印入编其自辑《锡山秦氏藏印》,体现对黄士陵 “印从书出” 理念的认同。

1882:黟山派的孕育时刻,1880 年:黄士陵初临汉印,刀法尚显板滞;1882 年:得吴让之印册后,开始融合浙派切刀与皖派冲刀;1885 年:赴广州后形成 “光洁劲挺” 的典型风格。边款 “吾从让翁” 表明师承,而 “丹” 字的几何化处理已露个人面目,堪称 “黟山派” 的胎动之作。

对后世的启示:齐白石 1902 年临此印后题跋:”始知牧甫先生刀笔,乃从让之出而青于蓝,吾辈学印,当寻此门径”;当代篆刻家韩天衡评价:”1882 年黄士陵的 ‘ 让之选择 ‘,实则是为篆刻注入 ‘ 书法性 ‘ 的关键抉择,影响至今未绝。”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