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作品的重要部分,重视边款创造,边款的内容与形式

边款是篆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上有记述、抒情等功能;在形式上能够丰富篆刻的表现力,尤其是在当代展览中,出彩的边款往往可以给作者加分。如明代文彭所刻《琴罢椅松玩鹤》、何震所刻《放情诗酒》等,受书画落款形式的影响,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将姓名、日期等信息记录在石侧,而是借石抒情言志、阐述艺术观点。欣赏者也可通过边款了解印章的旨趣。不少兼善诗词的篆刻家将自己的诗作刻于石上,兼善绘事的篆刻家也在石上持刀挥洒。这些都丰富了篆刻边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丰富的印章边款既可以使印章的文化韵味更加浓厚,也透露出更多的印学信息,对后人的研究大有裨益。如蒋仁所刻《真水无香》一印,印文虽只有简单四字,然其边款却有满满四面。黄易所刻《小松所得金石》款:“乾隆甲午秋得汉《祀三公山碑》于元氏县属王明府,移置龙化寺,作此印记之。小松。”通过这段文字,我们既可以看出此印的创作缘由,也能了解《祀三公山碑》的流传情况。

边款作为篆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是记录作者、日期、地点等信息。除此之外,通常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应嘱而刻,加刻上款。如笔者为刘昕先生所刻《刘昕之印》款为:“刘昕先生大正,辛丑之秋千印堂主人陈维刻。”

《此心安处是吾乡》陈维

2.记录作者的创作体会、感想、缘由等。如《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印边款为:“庚子冬,维应豪旭兄约,于金石印坊微信公众号设专栏,曰维所欲为,每期择一主题入印。第四期以思乡为题,适逢余归景德镇,并参与摄制浮梁县宣传片,意正与此相合,爰取此心安处是吾乡七字治印,呈诸屏前以为纪。辛丑立春,陈维。”

3.解释印文的内容或出处。如《阅金经》一印,边款为:“阅金经。语出《陋室铭》,丁酉冬,陈维。”

《阅金经》陈维

在当代篆刻展览中,边款也是颇为引人瞩目的部分。一般情况下,篆刻展览要求作者附2方以上的边款。如中国书法家协会2013年主办的“第七届全国篆刻展”在征稿启事中要求:“篆刻印蜕8枚(含2方临摹作品,以古代经典为宜),边款不少于3 枚,不符合规定的来稿不予评审。”这说明,作者在边款上下的功夫直接影响到参展成绩。一段深刻的治印心得,一篇措辞精美的自作诗词,都可能是打动评委的因素。因此,作者在加强印面本体创作的同时,要多关注边款的创作,加强自身修养,了解与印学相关的文化知识。

除了传统中最为常见的单面阴刻款外,还有以下几种情况较为盛行:

1.多面款。相对于单面款,多面款能够形成排比的气势,在印屏上给人以厚重的块面感。如能在文字分布上疏密分明、错落有致,则不亚于一件精美的书作。

2.阳刻款。阳刻款是近年展览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边款形式,常见的也是多面款。这类边款视觉冲击力强,金石味浓,类似于龙门造像中的《始平公造像记》。因其相对复杂,是能够更好体现作者功力的形式。

3.图形款。图形款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原石上由雕纽师刻好的薄意图案,另一种是由篆刻家刻制的图形。后者中,近年篆刻展中呈现较多的是佛造像题材。因这类边款形式新颖、韵味上有古意,与篆刻的审美指向一致,故颇受印人青睐。

4.仿铭文、碑刻款。这类作品将古代书法的作品形式运用于边款创作,古意盎然,在展览上颇为引人注目。如《大吉日利》款文主体仿汉代契刻风格砖文,左侧小字则用楷书款,整体类似一幅书法作品。

《大吉日利》陈维

关于边款及印纽的方位,一直都是篆刻初学者较为困惑的问题。本文采撷各家观点,综述如下:

对于动物纽的印石,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应以纽头朝前,第二种认为应使纽尾朝向自己。瓦纽或鼻纽等穿孔纽,应以左右为穿孔方位。关于边款的方位,如果是单面款则应刻在印石左侧。如果是双面款或三面款、四面款则应以印石的左侧为结束的一侧,行文时应遵守顺时针自右向左的方向。

以上所说是约定俗成的一般规律,不同的篆刻家有不同的刻款习惯。况且时代不断进步,作者也可以在了解这些传统规则之后,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喜好来安排边款的方位和形式。

一方好的印章,需要精彩的印面,更需要不俗的边款。边款不仅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篆刻家自由表达自己艺术语言、艺术思想的重要阵地;此外,边款也是衡量篆刻家综合修养与艺术水平的重要标杆。因此,篆刻一定要重视边款的创作。

陈 维(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