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篆刻:岭南篆刻美学的新方向,文人墨客情怀的寄托

摘要:端砚篆刻和端砚雕刻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却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端砚制作技艺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创作环节。端砚篆刻的主体并不是制砚艺人,而是拥有端砚的文人墨客。端砚篆刻艺术,既是岭南篆刻的具体化与精细化体现,也是岭南工艺美学的典型代表,更代表着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的未来产业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篆刻;端砚;文人;工艺美学

端砚篆刻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一般的端砚艺人是很难独立完成端砚篆刻的,他们不缺技术,缺的是雅趣和情怀,这种雅趣和情怀正是端砚篆刻的精髓,是端砚篆刻由技术上升为艺术的关键所在。这里的雅趣含有“雅”和“趣”两层含义,“雅”是文雅、风雅、优雅,是一种学识、一种气度,“趣”是妙趣、情趣、志趣,是一种率真、一种艺境,这里的情怀就是文人情怀,可以是记录文人闲情雅趣,爱恨情愁的小情怀,也可以是寄托文人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大情怀。端砚篆刻的千年辉煌,其创作主体是文人墨客,中国文人有尚古情结,而这种情结总是与书法篆刻密切相连,端砚历经千年而魅力不减,除了端砚自身的石质石品因素以及端砚艺人的巧手如神,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有大量的文人墨客参与到了端砚的设计与收藏中来,而这其中最具有说服力的当属文人墨客留在端砚上的丰富多姿的篆刻文字了,这些篆刻文字是文人情怀的寄托,是端砚篆刻艺术的主流,是端砚制作技艺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端砚篆刻是文人情怀的寄托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在自己使用或收藏的重要器物上篆刻铭文的雅趣,端砚自问世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的案上宝物,唐代刘禹锡的《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鉴之》中就感叹“端州石砚人间重。”[1]300文人们乐于在端砚上篆刻铭文来表达自己对端砚的珍爱,并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初唐书法大家褚遂良曾在端砚上篆刻铭文:“润比德,式以万,绕玉池,注天湟,永年宝之斯为良。”[1]298褚遂良以砚比德,短短十七字,不仅歌颂了端砚的优良石质、名贵石品,更是开宗明义地表达了自己也具有端砚的这种优良品质,并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同样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质。端砚篆刻某种程度上是文人情趣的展露,而这种情趣的背后反映的是作者更深层次的美学境界,据宋代高似孙《砚笺·古砚》所载,唐代诗人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有一方形为蟾蜍的端砚,砚上刻有篆文“玉溪生山房”,后来苏轼获得此砚,于是又在此砚上补刻了“蟾蜍爬沙到月窟,隐蔽光明入岩穴,琢磨黝赪出尤物,雕龙渊懿倾澥渤。”[1]117短短28字,道出了苏轼的美学追求,那就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2]265

端砚篆刻也可以寄托文人们的家国情怀,著名的岳飞端溪砚铭文就是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尽管《岳飞端溪砚》已经在十年浩劫中散失,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岳飞端溪砚》的拓片完整的保留了下来,由拓片可以清晰地看到流传有序的铭文篆刻,由这些铭文篆刻可知,此砚历经南宋、元、明、清、民国,先后在此砚上留下铭文的著名人物有岳飞、谢枋得、文天祥、于谦、王阳明、董其昌、陈继儒、宋荦、朱彝尊、王澍、张骞、郑孝胥等,篆刻文字三百有余,書体囊括了篆、隶、楷、行草,堪称书法篆刻艺术的集大成,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岳飞的“持坚守白,不磷不缁”(砚台背面)和文天祥的“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砚台右侧)。岳飞的手书草体铭文“持坚守白,不磷不缁”是这方端砚的主题,岳飞是家喻户晓的抗金名将,其书法真迹弥足珍贵,存世的仅有宋拓本《凤墅贴》中收录的岳飞手札,而这八个草体岳飞手书铭文与《凤墅贴》中收录的岳飞手札风格迥异,虽然当代有人据此就怀疑这八个字是宋人伪托,但这种声音很弱,根本激不起波澜,因为这八个字无论是文字内容还是书法神韵“俨然就是岳飞的精神写照,历代高士、硕儒、廉吏、学者、遗老都未曾怀疑”[3]。岳飞在这里所赞咏的“端溪石坚实久磨锋芒不退;石性纯净无瑕,石质细腻滋润”充分表露了自己“志节如磐石坚,抗金卫国,还我山河的意志永不可变;操守清白,绝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4]的坚定意志和浩然正气。文天祥的:“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借赞咏此砚的坚硬无比,永远不会被磨穿来展现自己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同时也表露出自己对岳飞“精忠报国”的崇高精神品质的倾慕与坚守,此砚铭是他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真实写照。

一方小小的端砚,因为有了文人墨客们的热捧和赞咏,因为有了这些寄托着文人墨客情怀的篆刻文字,从而使得“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2]7端砚篆刻艺术,既是岭南篆刻的具体化与精细化体现,也是岭南工艺美学的典型代表。

二、端砚篆刻的主体是文人墨客

端砚篆刻的主体并不是制砚艺人,而是鉴赏或拥有端砚的文人墨客,这也意味着端砚篆刻的完成者和端砚制作者可能不是同一个人。其实,砚界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正如庙宇的设计建造者和庙宇屋檐下的匾额以及台柱上的楹联作者并不一定是同一个人,甚至不一定是同时代的人。当然,也有例外,如庙宇的设计建造者本身就是一个德高望重且有很高艺术造诣并且懂得建筑工艺的高僧大德,那么庙宇屋檐下的匾额以及台柱上的楹联很可能就出自这位庙宇的设计建造者。端砚篆刻也是同样的道理,端砚的设计制作者如果是善于金石书画的文人,那么端砚篆刻的完成者和端砚的设计与制作者也有可能就是同一个人,但这样的人太少,端砚艺人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因此,端砚篆刻主体只能是文人墨客。据顾作义先生主编的《端砚大观》所统计,唐代以来在端砚上留下铭文的著名文人有65人(这还是经过筛选),这其中唐代有10人,分别是褚遂良、李贺、刘禹锡、徐浑、齐己、徐寅、皮日休、陆龟蒙、徐铉,李咸用;宋元有18人,分别是蔡襄、王安石、文同、苏轼、范祖禹、陈师道、李纲、岳飞、张九成、陆游、赵昚(宋孝宗)、刘克庄、徐似道、文天祥、汪元量、谢枋得、赵孟頫、宋无;明代8人,分别是刘基、陈献章、祝允明、文征明、周天球、徐渭、曹雪佺、姜绍书;清代20,分别是毛晋、屈大均、朱彝尊、潘耒、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爱新觉罗·弘历(乾隆)、高凤翰、彭端淑、黄任、金农、梁国治、刘墉、纪昀、翁方纲、尹秉绶、姚文田、席佩兰、阮元、汪兆铨、林召棠;近现代9人,分别是吴昌硕、沈钧儒、吴子復、麦华三、赵朴初、胡绳、王学仲、陆石、梁剑波。这些著名文人都精通书法,善于金石篆刻,其中有不少堪称古今第一流的是书坛大家和金石篆刻大师,毫无疑问,这些文人墨客、名流雅士是端砚篆刻的主体,他们留在端砚上的篆刻铭文代表了端砚篆刻的艺术高度。

从单纯的篆刻艺术角度上来看,长期以来端砚艺人的端砚篆刻水平普遍不高,新中国成立以前,能在端砚上留下名号的端砚艺人可谓是凤毛麟角,这不免让人产生疑惑和遗憾,古今赞咏端砚艺人的诗文不可谓不多,譬如唐代诗人李贺就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1]299的赞叹,然而这些巧如神的石工们尽管制砚技法高超,善于雕刻图案,但其所篆刻的铭文多为文人墨客撰文和书写,石工们依样镌刻,这种镌刻毫无艺术可言,也无需多么复杂的技术要求,只要能雕刻图案,镌刻此类文字基本都不成问题。由于古时端砚艺人地位低下,有机会读书的不多,能精通诗文歌赋、金石书画者更少,尽管他们可以很娴熟的完成從采石到制砚的所有工序,也可以根据经验和天赋将有瑕疵的砚石通过巧妙的设计和高超的雕刻技艺变成兼具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端砚精品,但是这些端砚艺人的创造往往只能止步于此,这些端砚精品还是工艺品,达不到艺术品的高度。何为艺术品?在笔者看来,艺术品应该具有超越物象的主体意向和精神投射,而不应该仅仅是具有某种实用价值的器具或装饰品。就端砚作品而言,能称得上艺术品的必须能通过恰当的艺术形式和充满情感意味铭文篆刻“向人们打开一个完整的世界,让人们得以进行审美的关照,并诗意地栖居”[5]。很显然,尽管古代端砚艺人在端砚设计与制作中倾注了很多的辛劳和情感,但他们制作端砚的主要目的是还是为了谋生,因此端砚艺人们在设计制作端砚作品时往往只是迎合文人墨客的需求,以加工为主,创作的成分并不多,更不可能为了表达自己个人的某种情感而进行创作。然而当他们的作品被某位文人雅士相中,文人雅士往往会按照自己的观感和体悟进行“二次创作”甚至“多次创作”,而这些创作更多的是以篆刻铭文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些篆刻铭文多是由文人雅士书写,由端砚艺人代为镌刻,但此时的端砚作品已和原先的端砚作品不可同日而语,此时的端砚作品已经成为了文人雅士的情感寄托,端砚上的图案花纹因铭文的存在而具有了新的更完整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端砚作为文房用品,其实用性是第一位的,不一定也不可能每一件端砚作品都是艺术品,但是能称之为艺术品必然是人工与人文的归一,人工是“技术”层面的要求,人文是“情感”层面的要求,文人墨客在端砚上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篆刻铭文,从这个意义上讲,端砚篆刻就是文人墨客情感的表达,情怀的流露。当然,端砚艺人在这其中也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文人的情感迸发也是需要某种触动的,而端砚艺人巧夺天工的设计与雕刻技艺往往是促成文人墨客撰写和篆刻端砚铭文的重要推手。

三、端砚篆刻是当代篆刻美学的新方向

2006年5月20日,端砚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砚制作技艺是指端砚从选料到成品的一系列工艺程序和制作技艺,这其中也包含了端砚篆刻。端砚篆刻的文字可以是独立的存在,可以是端砚作品主题的提炼,可以和砚的整体设计主题相辅相成,可以是叙述砚的历史、特点,或赞扬砚的构图和雕工,可以是砚主人自己的感悟,可以是记事祈福,还可以是单纯的艺术表现,包括对书法名贴和名碑的再现。

端砚篆刻和端砚雕刻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却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端砚制作技艺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创作环节,它们之间的关系恰似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之关系。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密切关联,但属于两个不同的精神与目的系统,在同一件作品中书画可以相得益彰,但却不是因果上的必然关系。尽管不少文人墨客书法、绘画都很擅长,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文人墨客只善于其一。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言吴道子“学书于张长旭,贺监知章。学书不成,因工画。”[6]徐复观先生更是直接指出:“元以前,许多名画人在自己的作品上多不署款,或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不易被人注目的地方,这主要是怕不很高明的字破坏了自己画面的关系。”[7]长期以来,端砚名作屡见不鲜,而这些作品很少见到端砚艺人的款识,原因就在于此。古往今来的端砚艺人由于文化层次偏低,往往是善于雕刻者众,而精于篆刻者寡。现今我们所能见到的古代端砚上的篆刻文字往往是出自端砚鉴赏者或端砚主人之手,有的是自己直接在端砚上镌刻铭文,有的是写好铭文由端砚艺人代为镌刻,因此古代端砚艺人往往很少直接在端砚上篆刻文字,更是鲜有镌刻砚人自己名号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存的古代名砚大多只知道砚的使用者或收藏者而不知砚的作者。

端砚篆刻对于端砚艺人来说只是一门工艺技术,他们通过“精雕细琢”来表现书法名贴或文人墨客们的书法铭文,在镌刻这些书法文字时当然也讲究刀法,但主要表现的是书法的味道,往往忽略了篆刻本身的意蕴,严格来讲,这一类的端砚篆刻只是一种雕刻。真正的端砚篆刻应该跳出工艺藩篱,应该以刀带笔,尽情挥洒自己的艺术情怀,只不过达到这样的高度的端砚篆刻者在端砚艺人中是极为罕见的,尤其是在古代,能达到如此境界的人往往是不甘心做一名地位低下的端砚艺人。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绝大部分优秀端砚篆刻作品并不是出自端砚艺人之手,至少不是完全出自端砚艺人之手,而是文人墨客书写好铭文,端砚艺人只是负责在此基础上进行镌刻而已,甚至不少铭文是文人墨客亲自撰文、亲自操刀篆刻,与端砚艺人毫无关系。

这种情况在近几十年得到了一定的改观,一些热衷于端砚文化的、具有深厚金石书画功底的人加入到了端砚艺人的行列,出现了刘演良、张庆明、梁弘健、陈洪新、李刚、莫少锋等一批专注于端砚篆刻的制砚大师,这些制砚大师深谙端砚制作技艺,更为难得的是他们同时又通晓诗文歌赋、精于书画篆刻,他们的端砚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图案与篆刻相得益彰,甚至是以文字篆刻为主,图案雕刻为辅。现如今,端砚篆刻已不是少数文人墨客的专利,而是逐渐成为端砚艺人需要掌握的一门技艺,古往今来的端砚艺人中尽管有不少是懂书法的,但这些艺人中能称之为精通书法的极少,一些端砚艺人只是懂一些书法和篆刻常识,但他们却能在端砚作品上的连篇累牍的摹刻铭文,且技法娴熟,这些艺人尽管没有自己的书法面貌,但善于摹写篆刻名家的字迹,其作品也别有风味,但在笔者看来,此类的端砚篆刻作品可以是优秀的工艺品,但还达不到艺术品的层次。当然,端砚篆刻的目的不一定是创作艺术品,但端砚篆刻毕竟不同于端砚雕刻,应该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应该成为当代端砚制作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端砚艺人们应该努力掌握端砚篆刻技艺,努力提高端砚篆刻的艺术品位,端砚篆刻的主体不应该只是少数文人墨客,端砚艺人应该当仁不让,端砚篆刻应该是当代端砚制作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端砚篆刻是端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人墨客的心灵寄托,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的集大成,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端砚艺人并不是端砚篆刻的主体,这是由于文人墨客不屑于与端砚艺人为伍。在新时期,端砚艺人的地位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不少文人墨客已加入到了端砚艺人的行列,这对端砚篆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端砚艺人可以在砚上刻出自己的名号,可以自己以刀代笔,通过端砚篆刻来提炼端砚设计和雕刻创作的主旨。当然,也必须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端砚从业人员的文化层次仍然偏低,在端砚艺人这个庞大的队伍中,能夠很好的掌握端砚篆刻技艺的人还少,因此,提高端砚艺人的文化层次和艺术品位是解决目前端砚篆刻人才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给端砚艺人们提供类似于文人墨客生活和艺术创作的环境与氛围,让端砚艺人能和“文人墨客”同台共舞,甚至让端砚艺人成为文人墨客,或者让文人墨客成为端砚艺人。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从长远来看,十多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事业,推动以“非遗”项目为代表的民族民间工艺发展,全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这种时代背景,不仅给端砚篆刻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岭南篆刻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希望。通过端砚雕刻发展的实例来看,要想振兴岭南篆刻,提升篆刻水平,弘扬篆刻文化,在中央政府的文化产业政策的鼓励下,地方政府、文化部门、文化企业、中小学校、新闻传媒等必须通力合作,努力进行篆刻的产业化发展,培养更多的具有专业特长的篆刻家,培育更大范围的国内国际篆刻文化市场,从而带动整个岭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参考文献:

[1]《端砚大观》编写组.端砚大观[M]. 北京: 红旗出版社, 2005.

[2]李泽厚.美的历程[M].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3]仲威.《岳飞端砚拓本》一读[J].书法. 2013(8):34-37.

[4]刘演良.端砚的鉴别与欣赏[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5]陈旭光.艺术为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九)“吴道玄条”下.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132.

[7]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9.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