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巨印“夜潮秋月相思”,看錢君匋的藝術人生,夢之儀

初夏時節,我到達桐鄉屠甸鎮時,不曾聽到寂昭寺的鐘聲。寂昭寺在屠甸鎮的東向,寺西曲折小巷的盡頭有一幢古宅,那便是著名藝術家錢君匋的舊宅。夢之儀撰文,篆刻小站轉載分享。

幼時的錢君匋,每天早晨和傍晚,必定會聽到從寂昭寺傳來的悠揚的鐘聲。那鐘聲飄揚在湛藍的天空,迴響在古宅的上方,蕩漾在小河的水面,鐘聲印在了幼年錢君匋的記憶里。那年錢君匋上小學,教室就設在寂昭寺的方丈室。在那裡,他遇到了給他書法啟蒙的錢作民老師,而前後兩排教室之間的青磚矮牆,便成了錢君匋最早練字的地方。

讀錢君匋的書畫印作品,我常常能感受到他傾注在作品中濃烈的情感。1954年冬,祖籍浙江海寧的錢君匋客居京都,刻了《夜潮秋月相思》一印,此印七厘米見方,邊款刻的又是長跋,共有五面,如漢碑的隸書有這樣的句子:“故裏海寧觀潮甲天下……今久客都中,每當月夕,不無夜潮秋月相思。”初次看到“夜潮秋月相思”的巨印,朱底之上是粗壯的白文線條,一見之下,有一種湧起的衝擊感直逼心胸,一如月下起伏的潮水拍打着海塘。我也曾在八月十八看過壯觀的海寧一線潮,那排山倒海之勢果真天下無雙。我也曾於夜色下的海塘上聽過潮音,未曾想到夜潮引人相思。是啊,一個客居京城的異鄉人,如何不思念故鄉?濃烈的相思奔放在心頭,藉助刀的力量而賦予其藝術的生命,感染了自己也感染了別人。

錢君匋一生的藝術,最早是與書法結緣。寂昭寺的青磚不會忘記,每到寒暑假,錢君匋總會找來棕帚,蘸着清水在青磚上寫大字。沒有人督促他,全憑他自己的興趣。從興趣開始,繼而需要的是持之以恆的毅力,錢君匋做到了。他從柳公權的《玄秘塔》開始,天天臨池。進入上海藝術師範學校後,又臨起《龍門二十品》,學寫北碑。在河南洛陽南伊水旁的龍門山上,有北魏以來的大量石窟佛像,其中北魏造像約二千件,有些造像刻有題記,清人選了二十種,人稱《龍門二十品》。凝重、雄健、峻拔的北魏書體,不僅影響了錢君匋的書風,也蘊蓄了他在篆刻上的修養。錢君匋的篆書從《石鼓文》入手,得力於清末的趙之謙,清麗典雅,風格朴茂。“揚州八怪”之一金農的隸書又使他的書法藝術邁出了一大步,錢君匋的隸書古樸典雅,又靈動飛揚,漢簡味極濃,讀來賞心悅目。他在晚年喜書大草,揮灑之間縱橫自如,深得懷素神韻。他曾在莫干山上書江南第一大字“翠”,引無數人驚嘆。

方寸小天地,卻是一個大舞台。錢君匋刻印,受家鄉屠甸鎮上的兩位書畫家孫增祿、徐菊庵影響。在上海藝術師範學校,有幸得到弘一法師的三大弟子豐子愷、劉質平、吳夢非傳授繪畫、音樂和圖案。治石由學習吳昌碩印入手,且得其點撥,又改學趙之謙,繼而上溯至先秦兩漢,直至明清諸家,最偏愛晚清趙之謙、黃士陵、吳昌碩印,印面或秀氣或老辣或古樸,用刀則爽利勁拔,邊款真草隸篆四體俱入,多姿多彩。他為畫家朱梅村刻的《朱梅村》,印面是一紅梅花,邊上僅一“村”字,匠心獨具的構思讓人嘆服。我在夏日的午後,讀到這枚印章,彷彿看到傲雪的紅梅,頗覺涼風習習,實是筆有盡而意無窮。

但是,為最初的錢君匋成名的,並不是他的詩書畫印,而是為他帶來“錢封面”雅稱的裝禎藝術。開明書店時期,錢君匋曾為魯迅、茅盾、巴金、郁達夫等文學大師設計過書衣。之前也創作歌曲,還出版了詩集《水晶座》。三十一歲起,錢君匋轉學舊體詩,他的詩詞《冰壺韻墨》出版於1980年。至晚年,他結集出版的印作則更多,有《君匋印存》、《錢君匋篆刻選》、《長征印譜》、《魯迅印譜》等十多冊,理論方面的著作多部。對於藝術家來說,藝術之花開得持久而熱烈。

1985年春,錢君匋將畢生所藏的明代、清代和現代書畫、印章及自作的書畫印章、書籍裝幀等捐獻給家鄉桐鄉,其中包括文徵明、徐文長、石濤、陳老蓮、華喦、吳昌碩以及齊白石、黃賓虹、朱屺瞻等人的作品,還有漢朝的瓦當、瓦罐、陶器等稀世珍品,總計四千餘件,桐鄉為此建造了君匋藝術院。君匋藝術院整幢建築由二個展覽大廳、講堂、研究室、資料室、珍品庫以及配套房組成。底層展廳用大展板的形式將六開間的展覽大廳分隔成二間,陳列巨幅書畫。二層展廳設有展櫥及展櫃,用於陳列錢君匋先生的書畫印章及錢君匋藝術生涯陳列室。

記得是十年之前,我走進君匋藝術院。一個不懂書畫的人,卻被這份藝術氣息感染着,我自己也意外。從此,我知道了錢君匋這個名字。1997年錢君匋又將近十年所收藏明清字畫及古代陶瓷、銅鏡和自作字畫印章等共1000件,毫無保留地捐獻給祖籍海寧,海寧市為此在硤石西山山麓建立錢君匋藝術研究館。如今,這兩處地方成了書畫家們研究交流書畫藝術的重要場所。錢君匋,他把一生所收藏的珍貴文物留給了他熱愛的家鄉,其拳拳之情,寸心可表。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