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七百年,笑谈转瞬间,如何欣赏篆刻艺术,西泠印社

篆刻虽无书法之挥洒自如,少绘画之气韵流动,却另有一种古朴和浑厚情致,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情趣。

篆刻是最富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之一。尽管在当代社会中,其作为印章的凭信、防伪功能已丧失,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却一直深受中国人的喜爱。无论是北京奥运的会徽,还是比亚迪“秦”“汉”等车标的设计,都可一窥篆刻艺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

篆刻艺术脱胎于中国古代的鉨印。从存世最古老的鉨印来看,商代鉨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而从元代赵孟頫首倡文人用印应效仿“典雅质朴”的汉魏印章,从而揭开了文人印章艺术化发展的序幕算起,篆刻艺术至今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欣赏篆刻艺术,首先应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及各历史时期经典篆刻作品的艺术形式。

篆刻艺术的母体—古代实用玺印

赵孟頫在元初入仕后主持艺坛,高举“复古”旗帜,以修复当时遭受重创的中原艺术传统。他大力推崇晋人书法、唐人绘画,并撰写了《印史序》一文,提倡“印宗汉魏”,文人用印应以“典雅质朴”的汉魏印章为典范,开启了此后文人、艺术家漫长的篆刻艺术探索之旅。

赵孟頫认为,当时通行的官印是唐宋时期的“九叠篆”阳文印,印面较大、印文曲折盘旋,不若汉魏时期官印之“古朴”;而民间私印又过于小气,欠缺汉魏官印之“雅正”。

实际上,印章早在商代便已出现,战国时期已普遍使用。先秦时期的印章统称“鉨”,秦代以后除了帝王的印章称“玺”(或“宝”),其余的都称“印”或“章”(后代也称“记”“押”或“图书”)。久而久之,人们将其统称为“印”或“印章”。

作为古代印章发展的初始阶段,先秦古鉨还没有形成严格、统一的印章制度。绝大多数古鉨的印面较小,一般为1厘米至3厘米见方,采用阴文或阳文,印文排布较随意,或散布,或结字成行,或以界格分隔框束,并无一定之规。这些古鉨多以铜质、石质或玉质铸造、凿刻、琢磨而成,都不同程度地保存了设计印稿的书写意味。后人欣赏古鉨,赞美它们天真烂漫、活泼自在,这正是印章在“童年”时期的特性。

秦兼并六国后,官印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印制:帝王的称“玺”,其余的称“印”,印文全部采取阴文形制,统一采用专门的“摹印篆”,以“田”字或“日”字界格划分,简明而富于秩序感。汉印承秦制,但因当时社会通行隶书,汉印印文变成了隶书化的“缪篆”,更趋方正宽博,即使不再使用明线界格,印文排布依然均匀妥帖、端庄朴茂。从古代实用印章制度的形成确立来看,后人通常将秦代、汉代印章并称为“秦汉印章”,其余风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后人又将这一时期的印章统称为“汉魏印章”。

隋唐以来,随着纸张逐渐取代竹木简,印章也由钤押封泥变为蘸印色钤,由此,印章形制亦为之一变,印面尺寸扩大,且由阴文变为阳文。隋唐官印采用“摹印篆”,其钤印于纸与汉印钤押封泥的效果相仿。唐中期以后,印面越来越大,印文笔画曲屈盘绕越来越多,至宋代定型为官印专用的“九叠篆”,排布整齐紧密、略显繁复,颇类当代的二维码,虽然谈不上多高的艺术水准,但其防伪功能却大大增强,故被元、明、清三代的官印所沿袭。

从以上简要回顾不难看出,古代印章的形成、发展、演变,完全是出于实用需求。尽管元、明以来许多文人艺术家认为唐宋印章“古法渐废”“流于讹谬”,但立足于实用,宋代定型的“九叠篆”大官印实在是无可厚非的。赵孟頫倡导的“复古”“印宗汉魏”,仅仅是对追求“古雅”的文人自用私印而言的。

篆刻艺术前期—“宗汉法唐,印中求印”

隋唐之前的私印主要追随当时官印的形式,从印文用字到印文布置等,两者并无太大差别。唐宋以后,随着官印印面的扩大、“九叠篆”印文的运用,私印便逐渐与官印脱钩。尤其是钤印在书画作品上的书画鉴藏印、书画款印等,若是印面过大、印文太繁不仅会污损画面,而且与书画作品所呈现的“古雅”风格完全不搭调。所以,赵孟頫等登高一呼,文人士大夫群起响应,篆刻由此从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化。

元代文人篆刻首先模仿的是隋唐阳文官印,稍加改良,确立了细劲婉丽、优美典雅的元朱文印样式:先以小篆入印,字形妍美流动,排布精巧匀停;继而模仿汉魏阴文官印,采用缪篆,字形方正质朴,布置庄重安详。由此,元代印章形成了元朱文印与仿汉白文印两种样式并举的局面,并一直延续到明代。但是,元代文人士大夫大多只设计印稿,刻印工序则交由工匠完成,属于只“篆”不“刻”。到了明代中后期,文人艺术家发现灯光冻石易受刀,开始尝试自篆自刻,“篆刻”这一艺术概念才获得了完整的意义。

明代中后期的吴门(今苏州)一带,工商业发达,书画艺术兴盛,著名书画家文徵明、文彭父子都擅长设计印稿,相传文彭还是发现冻石、首倡文人操刀刻石的“篆刻鼻祖”,并开创了“三桥派”。文彭的门人何震创立“雪渔派”,苏宣创立“泗水派”。这三家是篆刻艺术史上最早的流派,也是明代篆刻影响最大的流派。除此以外,晚明时期的汪关、朱简也各具风格,自成一派。

明代篆刻家在继承元人篆刻审美的基础上,以汉唐印章为典范,学习其用字而确定“字法”,模仿其布置而归纳“章法”,领会其书写而总结“笔法”,转换其刻制而提炼“刀法”。这就是所谓“印中求印”—通过学习古印来寻求自己的篆刻艺术风格。从总体上看,当时篆刻家的艺术风格主要来自对古印风格的模仿;从各家的风格差异看,文彭温和、何震猛利、苏宣浑厚、汪关光洁、朱简拙劲,则主要得力于各自摸索总结出来的独特的“刀法”。

篆刻艺术后期—“印从书出,印外求印”

晚明篆刻家發现,汉唐印章之所以高妙,是因为它们的“笔法”生动。因此,追求篆刻的艺术性,光模仿古印、研究刀法是不够的,必须具备书法功底。朱简曾明确提出“以刀法传笔法”。可惜的是,明代篆隶书法水平总体上处于低谷,文彭这样的文人艺术家尚且写不好篆隶书法,更不用说何震、苏宣、汪关之类的匠人了。

进入清代,金石学复兴,篆隶书法大盛。文人篆刻家们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刀法,而且能够以自己的篆隶笔法为主导、为用刀的根本依据。这就是所谓“印从书出”—篆刻须建立在篆隶书法的基础上,篆刻风格出自篆隶书法风格。先是杭州的金石学家、擅长隶书的丁敬,利用晚明朱简的“切刀”法表现汉代隶书刻石的苍拙古朴之意,形成自己古拙奇崛的新风格,被其追随者发展成为清代最大的篆刻流派“浙派”。稍后,安徽怀宁的书法篆刻家邓石如,以明末清初徽籍印人的“冲刀”法表现自己宛畅雄强的小篆笔法,形成了刚劲婀娜的新风格,被其追随者发展成为堪与“浙派”对峙的“邓派”。

表面上看,清中后期浙派与邓派的南北对峙是晚明以来“流派篆刻”的一次大洗牌;实质上,这是将“印中求印”篆刻家们的“以刀立派”引向“以笔立派”,以“印从书出”的理念,突破了单纯模仿古印所带来的限制。

之后,晚清时期的艺术家赵之谦发现,丁敬、邓石如的篆刻固然高超,但其传人的格局却越来越小,因为这些流派传人也想求变,在既定的汉印缪篆、唐印摹印篆、元朱文小篆的字法规范中,篆隶笔法的求变和与之相匹配的刀法的求变,最终难免越变越巧,出现“厌拙求巧”之弊。于是,赵之谦大胆举起“合宗”旗帜,在继承和彰显丁敬、邓石如“印从书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在金石学研究方面的优势,从大量出土的古代金石文字中寻找趣味新鲜的字样,突破古印专用字法的限制,运用自己在绘画方面的才能,将古印惯用的章法變得更生动活泼。这便是所谓“印外求印”—在古印之外寻求篆刻艺术的滋养。

赵之谦倡导的“合宗”及其所作的一批实验性的“印外求印”创作,对清代以来的篆刻流派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变革。在他的影响下,近现代卓有建树的篆刻家都同时是书法家和画家,都兼学古代实用印章和浙派、邓派,都立足于独特的篆隶书法笔法及其刀法,都在古印专用字法之外拓宽采用金石文字并寻求章法变化。

如湖州吴昌硕,广采先秦汉魏石刻文字入印,而以终身锤炼的《石鼓文》篆书笔法出之,用刀冲切混合雄厚有力,并取法古封泥、瓦当的貌古神虚,创造出高古浑穆的篆刻风格,开创“吴派”。又如黟山黄士陵,采用先秦两汉吉金文字入印,以其光洁劲秀的金文书法笔法书写,参用古鉨章法,安排精巧而富变化,冲刀犀利精准,创造出静劲清新的篆刻风格,开创“黟山派”。再如湘潭齐白石,采用汉魏篆碑和秦诏版文字入印,以霸悍直拙的汉篆笔法书之,大胆运用写意画的疏密、正奇之法来变化章法,单刀直入,沉着痛快,创造出雄肆巧变的篆刻风格,开创“齐派”。

赵、吴、黄、齐诸家,是“印从书出”与“印外求印”相统一的篆刻理念及其艺术风格的代表,至今仍在深刻影响着当代篆刻艺术创作。

如何欣赏篆刻艺术

篆刻七百年,笑谈转瞬间。从元初开始“宗汉法唐,印中求印”,到清中期转向“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篆刻艺术的成长经历了从单纯模仿古代实用印章以求“古雅”,发展为将书法笔法、金石学字法、绘画章法融入篆刻,追求既符合古印印法又极具自主性的艺术创造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表明,篆刻是一门具有历史厚度的艺术,是具有独特语言的艺术,也是具有高度综合才艺的艺术。欣赏篆刻艺术需要具备三方面的条件:

首先,篆刻艺术鉴赏的基础是了解古代实用印章,品读集古印谱。篆刻艺术从模仿古印而来,先学汉魏白文印、隋唐朱文印,再学先秦古鉨,从中领略古印的“古雅”及其能够造成古雅之趣的印法。

其次,了解篆刻形式语言,分析篆刻技法。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观赏一方篆刻作品的“门道”,就是要了解它是如何运用本门艺术的形式语言的,包括字法、章法、笔法、刀法等,并根据自己对古印的了解,进而分析其表现手法是否成熟、完善,字法与章法是否和谐,刀法与笔法是否契合,四法是否融会贯通、浑然天成。如此品读篆刻家们的创作印谱,反复对比其佳作与平庸之作,便能渐入门道。

最后,了解篆刻的历史风格,品味篆刻家的独特艺术风格。“印中求印”主要是模仿古印的风格,并以风格化的刀法来模仿;“印从书出”是在模仿古印风格的基础上,凸显篆刻家自己的书法风格,并以风格化的笔法为主导,而用与之相应的刀法来表现;“印外求印”则是在印从书出的基础上,以特殊的字法及其相宜的章法来拉动风格的特异性,从而表现更具自主性的艺术风格。这三大类篆刻艺术风格有着各自的审美标准,相比较而言,它们所表现出的风格厚度不同,对篆刻家综合才艺的要求也不相同。所以,须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风格之中,考察其完成度和独特性,如此才能真正品味和理解其艺术成就的不同。

陈天镜,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辛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