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採眾長自出機杼來楚生篆刻藝術芻議,童衍方唐存才

明清流派印發展到晚清民國,印林流派紛呈,印家獨樹一幟,一家有一家之法度,個人鮮明的風格似乎成為那一時代藝術最大的特徵。民國之後的海上印壇,來楚生的印風可謂熠熠生輝,無論如何也不會淹沒在當時眾多璀璨的星辰中,令人一望便知,一見鍾情。他是舊社會裡的篆刻家,在民國時期已經嶄露頭角,聲名遠播。他又是新中國的篆刻家,其晚年藝術日臻完美,爐火純青,進入物我兩忘的自由王國。他的篆刻得力於其出眾的書法繪畫造詣,是晚清以來繼吳昌碩、齊白石以後為數不多的集書畫印藝術為一身的藝術大師。他繼承傳統,於歷代篆刻經典中尋找出路,並不斷演化前人經典,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來氏印風”,以致今人將其篆刻藝術奉為經典。

來先生的篆刻,布局極具輕重、疏密之意,參差有致,奇趣撲人,刀法縱恣,英邁爽利。方寸之間,或朴茂渾穆、瑰奇雄勁,或峻利爽灑、雋拔險勁,無不個性獨具,自成一格。

一、來楚生先生的生平概況

來楚生,原名稷勛,號然犀、楚鳬,負翁、一枝、非葉、懷旦等,別署安處樓、然犀室,晚年易字初生,亦作初升。浙江蕭山人。先生曾刻自用印一方“生於鄂渚,長於浙水,游於滬瀆”,側款為“刻近二吳風範,志我一生萍蹤”,簡潔明了地自述了生平概況。

來楚生與友人

來楚生1904年1月6日生於湖北武昌,少時在鄉里滄橋小學求讀時,即好畫畫,並就地取材以剪刀刻石而樂此不疲。於杭州宗文中學讀書時,他的志趣就更為濃厚,除愛好書法、刻印外,還擅畫戲曲人物。美術教師樊羲臣極為欣賞他的才能,竭力培養,指導其書、畫、篆刻。樊老師既為他的藝術天分高興,又為好此藝者常窮極潦倒一生而嘆息。來先生於宗文中學畢業後曾準備考北京大學法律系,因祖母病故而耽誤不果,卻得償所願,進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國畫。這年,正好是潘天壽先生畢業留校,於是有幸結識了潘天壽先生。彼此志趣相同,情同師友,過從論藝甚密。來楚生畢業後以任教、鬻藝維持家計。一九五六年上海中國畫院成立,他被聘為畫師。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理事,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1975年2月5日逝世。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