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贵的拓片,汉莱子侯刻石初拓本,郭沫若康生等题跋

《莱子侯刻石》 又称《莱子侯封田刻石》、《莱子侯封冢记》、《天凤刻石》、《莱子侯赡族戒石》。王莽天凤三年(16)刻。清嘉庆二十二(1817)颜逢甲、孙生容等将此石移置山东邹县孟子庙。书法苍简劲质,极具风骨。旁边刻有颜逢甲等人发现经过。隶书,纵48厘米,横70.4厘米。存山东孟庙。七行,每行有直界,行五字,共三十五字。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膝县孝廉颜逢甲,偕友人孙生容,王辅中游邹县城南卧虎山前偶得之。

作品资料

尺寸 拓片49×61cm;上跋27×61cm;下跋20.5×61cm;
估价 RMB  2,000,000-3,000,000
专场 九藤书屋藏明清书画
拍卖时间 2016-06-12
拍卖公司 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6春季拍卖会
著录:《补寰宇访碑录》赵之谦。
钤印:沈氏金石、树镛、康生、康生、郭沫若、戏墨、曼生
藏印:谷牧藏书画印

此石书法风格与当时简书面目相仿佛,古拙奇瑰,气势开张,丰筋力满,趣味横生,熔篆籀之意写隶,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以篆为隶,结构简劲,意味古雅。”西汉传世书迹甚少,通过此石,可窥西汉书风。

题识:咸丰戊午,友人从疁城故家得此寄赠,鼻山见而欲夺之,未许也。同治壬戌携入都门,撝叔辑《访碑补録》,搜此载入,因附记之。甲子夏四月,郑斋时居宣武坊南。

藏印:均初、胡震鼻山、沈树镛校勘金石文字印记、郑斋金石、赵之谦、函青阁、康生

题签:汉莱子侯刻石。天凤三年。

题签:旧拓本录子侯刻石。一九六五年得于京。

汉莱子侯刻石初拓本 题跋

边跋一,石在山东邹县卧虎山,嘉庆丁丑滕县颜逢甲访得之,移入孟庙。颜君有题记附刻,此出土之初拓旧本,故尚无颜迹也。

边跋二,莱子侯石刻,结体挺劲,字形古雅,虽刻于天凤三年,实仍为西汉文字,极可珍贵。清瞿中溶于此石有详考,然释■为莱,似不确当,故録其全文于下方,以作参考。至于标为西汉石刻者,盖欲示其字体不同于东汉隶书也。考此石刻新老拓本,■字中画皆不联,而以羊禾结为一字,此与美字以羊、大结成,羔字以羊、火结成■,同为一理。故■释为莱则误矣。予曾疑■字近似甲骨文之■字,■盖羊之省文,然予于古文字学素乏研究,不敢臆断,故函请郭老考之。郭老接函后,加以研究考证,费终日之力,写出跋文,解我所惑,惠我深矣。兹将跋文録后,以伸谢忱。钤印:康生

边跋三,跋■子侯石刻。■子侯石刻,清嘉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被发现于山东邹县卧虎山下,现藏孟庙。嘉庆二十五年(一七六零),嘉定瞿中溶获见拓本,有《莱子侯赡族戒石》一文详加考释,收入《古泉山馆金石文编残稿》中。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东莱翟云昇于所著《隶篇》中,标目为《天凤石刻》,释文如次:“始建国天凤三年二月十三日,莱子侯为支人为封,使偖子良等用百余人,后子孙母坏败。”“■”字,瞿氏释“莱”,翟氏收入疑字中。第二为字,瞿氏释象,以“支人象”为人名。“偖”字瞿氏释“储”,翟氏亦收入疑字中。“良”字,瞿氏释“食”,以“储子食”为人名。今案“■”字释莱,不确。汉隶中莱字无如是作者,来及其它从来之字,亦无如是作者。且拓本中“■”字,正中竖画上下不相联贯,与俗 “来”字亦不类。赵之谦《补寰宇访碑録》于此字亦存疑,确有见地。余意字当从木,羊省声,殆“样”字之异。《方言》“悬蠹柱自关而东谓之槌,齐谓之样”。《广韵》读与章功。样子侯当是邹县附近侯国之君长。“支”字,瞿翟二氏均读为支离之支,实乃“丈”字。《说文》“■十尺也,从又持十”。此隶尚存篆意。丈人者,子侯之先人。《颜氏家训 • 书证篇》有云“丈人亦长老之目,今世俗犹呼其祖考为先亡丈人。”“为丈人为封”者,上为字读去声,下为字读平声,言为先人作丘垄也。“偖”确是“储”字,古金文均以“者”字为“诸”,秦《泰山刻石》“者产咸宜”,亦尚以者字为诸。储从诸声,诸从者声,“偖”字当为储之初文。储子者世子也。《后汉书安帝纪》“降夺储嫡”,又《种暠传》“太子国之储副”。由此,正足证明子侯当为侯国之长,良乃储子之名,瞿氏释为“食”,可商。“百余人”“余”字,石刻有羡画。《隶篇》所收录作“畲”,殆系原样。如以《曹全碑》“七年三月除郎中”,除字偏旁作“畲”例之,断为余字无疑。此字瞿翟二氏均读为馀,是也。古余馀二字通用《周礼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颂赐”,《隶释 • 吴仲山碑》“父有余财”,均以“余”为“馀”。屈原《怀沙》“余何畏惧兮”,《史记 • 屈原列传》则作“馀”。用百馀人为封,丘垄之大可以想见。天凤三年当公元十六年,此石刻距今已一九四七年矣。右跋文应康生同志之嘱,费一日之力而成,即书奉指正。时间短促,未能详加考虑,纸幅所限,亦未敢畅所欲言。谅之谅之。一九六三年十月十八日录于首都西城。郭沫若。

边跋四,右録郭沫若同志题跋全文。郭老释“■”为“样”,读“支”为“丈”,所论甚是。跋文原稿,另与解放后新拓本同装一幅,可与此本相互忝阅。此本原为沈树镛所藏,有沈道光二十六年及同治三年所题二跋,赵之谦、胡震二篆刻家亦盖有赏鉴印章。沈南汇人,字韵初,咸丰举人,官内阁中书,收藏金石书画甚富,与赵之谦同纂《补寰宇访碑録》。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休息日录于钓鱼台。康生。

边跋五,今案陈君阁道碑‘二百馀丈’,丈字做“支”,结构与篆同。此为本石刻‘支人’为丈人之佳证。该碑建于东汉和帝永建五年,当公元一三○年,后于本刻者一百一十四年。“丈”字结构尚存古意,尤觉可贵。又洪赜煊释偖为储,冯氏《石索》释“食”为“良”,具见陆增祥《金石续篇》征引。陆氏虽均不谓然,以余观之,实为较得其正鹄。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三日,康生同志命为补白,沫若。

汉莱子侯刻石初拓本 题跋

边跋六,瞿中溶释始建国天凤三年,西汉“”子侯石刻。右石刻以建尺度之,高尺许,广二尺一寸八分,书七行,行五字。行间间粗竖文作界,字径二寸许。嘉庆庚辰秋,四明沈栗仲明府道宽来官湘南,以拓本赠予。云近出济宁州土中,栗仲时馆州城,因得椎拓数本,考《周礼冢人》以爵等为丘封之度,郑注别尊卑也。王公曰丘,诸城曰封,《礼记·檀弓》于是封之崇四尺,郑注聚土四封。又我见封之若堂者矣。郑注封筑土为垄,形四方而高,又乐记封比干之墓,郑注积土为封,又按仪礼既夕礼乃窆。郑注云,窆下棺也。今文窆为封,《礼记檀弓》悬棺而封,郑康成注:封当为窆,窆下棺也。《说文·崩下》云:礼记谓之封,周官谓之窆。《易系辞》葬之中野,不封不树,《虞翻》注穿土称封,封古窆字也。《广雅》封冢也,又按“莱”乃“莱”之隶变。《禹贡》莱夷作牧,《孔传》莱夷地名。春秋襄公二年,左氏传,齐侯使诸姜宗妇来送葬。召莱子,莱子不会,故晏弱城东阳以偪之,杜氏注东阳齐之亡邑。《正篆》云世族谱不知莱国之姓,齐侯召莱子者不为其姓姜也。以其比邻蔑之。故召又宣公七年,《谷梁传》公会齐侯伐莱。范宁注:莱,国名。《国语·齐语》“莱”,莒韦昭注“莱”,今东莱。又案《孟子》:若伊尹、莱朱,赵岐《章句》:莱朱,汤贤臣,即仲虺也。春秋文公二年,《左氏传》晋殳秦战于殽,莱驹为右。又哀公廿四年传有莱章,杜注:莱章齐大夫,是莱为古姓,本国名,而正在齐地,乃以国为氏也。此刻所云莱子侯当是莱姓,名子侯,其下一字当是为“支”人之“支”,据许氏《说文》丈字当从“十”从“又”,又作“支”“支”字,当从“巾”从“又”,作“支”。然隶书变“支”为“丈”,变“丈”为“支”,此刻“支”字不当读为“丈”,人下一字乃“象”之变体,《汉郭公碑》“豫”字作“豫”,其旁正殳,此刻形相似。《玉篇》作“乌”以为古文象字,盖“支”乃其人之姓,人象则其名也。《庄子》有支离疏,《广韵》支下云汉复姓,又晋时有齐僧遁,《后赵》录有司空支雄,《何氏姓苑》云:支氏,琅琊人。偖子食当亦是人姓名,“偖”疑“储”之省文,《广韵》云:“储”姓,后汉有储太伯,予考《后汉书·鲍永传》:光武即位,遗谏议大夫,储太伯持节征永,《章怀注》引风俗通,曰储姓,齐大夫储子之后也。《汉书·王莽传》有亡谷储夏正在其时,然则此记盖莱子侯,使储子等用百余人为支人象封其冢,而刻石言戒其子孙者也。“余”古者作“余”,《周礼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诗颂。赐汉《吴仲山碑》,父有余财,皆以“余”为“馀”。考《汉书·王莽传》,莽于居摄三年十一月,改初始元年篡位,改定有天下号,曰新,以十二月朔癸酉为建国元年正月之朔,经五年又改明年为天凤元年,以改元更号。而论既称天凤不当复称始建国,然莽传前有先建元初始,后改元建国,不云始建国,而于后言建国元年正月上,仍系以始字,则于始建国六年,所谓改元年天凤者。当是増“天凤”二字,于始建国之下,故此刻称始建国天凤三年耳,据此可以证史家记载之失实,叶石林《避暑录话》云:韩丞相玉汝家藏铜钭铭称:始建国天凤上戊六年。据《汉书》:莽改始建国六年为天凤元年,而不言其因。今天凤上犹冒始建国,为盖通为一称,未尝去旧号,上戊莽所作历名也。又洪氏《隶释》跋: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有建武中元二年之文,云:绍兴中郭洪知金州,田夫耕得一钲,其铭云:始建国地皇上戊二年。今此刻无“上戊”二字,正可殳叶、洪二君所言互相证明,此刻结体秀劲、古茂,在《上谷府卿》、《祝其卿》二坟坛石刻之上,尚是西汉文字,可宝也。一九六三年建国十四周年纪念,假日录金石文论以作忝考。康生书时年六十有五。

其他同名作品:

清中晚期 汉莱子侯刻石 朵云轩2005春拍

汉莱子侯刻石朱拓本 朵云轩1999春拍

汉莱子侯刻石等四种 匡时2012春拍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