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八家力作之蒋仁,评:真水无香蒋仁与清代浙派篆刻

长期以来,艺术史对于文人篆刻研究的关注较少,深入而有见地的专著更是寥若晨星。浙派篆刻是中国篆刻史上的重镇,“西泠八家”则是浙派篆刻的巅峰,其在篆刻史上的地位有似画史中的“扬州八怪”,但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浙派”是中国篆刻史上第一个自觉并且联系紧密的篆刻流派,在中国近现代篆刻史上影响深远,其印人宗法丁敬,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比较一致,地域归属明显。浙派篆刻研究前有魏锡曾、丁辅之等搜集保护和辑谱传播,后有罗尗子、马国权、叶一苇等先生的研究探讨,但印人个案研究仍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前贤所论虽高屋建瓴,深度仍待拓展,和浙派丰富的创作及深远的影响并不能相提并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对“西泠八家”研究的不断深化,林乾良先生《丁敬研究》与孙慰祖先生《陈鸿寿篆刻》的贡献尤为卓著。但就其余诸家而言,研究依显零散而单薄。

朱琪的《真水无香:蒋仁与清代浙派篆刻研究》继续先贤的研究,为“西泠八家”近十年研究的另一重要成果。蒋仁是“西泠八家”中“熟悉的陌生人”,其作品早已为人熟知,代表作“真水无香”朱文印更是脍炙人口,但由于其个性孤僻,相关史料匮乏,向无人专论,学界对蒋仁的了解也长期停留在粗疏的水平上,可谓知音难觅。然朱琪“自十三岁学篆刻,便醉心于蒋仁的印作”[1],可谓“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真水无香》一书的出版既填补了蒋仁研究的空白,也是接续“西泠八家”研究断链的力作。作者在后记中生动记述了此书写作与出版过程中十余年漫长的艰辛,其无奈的感慨既令人唏嘘又令人敬佩!“十年磨一剑”的淬炼精研无疑为当下清冷的篆刻史个案研究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本。正如王安石在《题张司业诗》中所说:“看似寻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辛。”

真水无香》全书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对蒋仁的生平经历、家世背景、生卒时间、字号斋室等进行细致考辨。第二章运用文艺生态学的方法对蒋仁的交游进行考察,再现了十八世纪江南文人的生存状态和日常交游。第三章立足于蒋仁传世篆刻作品,分析其篆刻艺术的渊源、分期、特征和成就。第四章着重探讨蒋仁的艺术观、创作心理以及禅学对其一生的影响。第五章侧重于对蒋仁书法和诗文的探究,力图全面展现这一人物的学养和文艺成就。第六章对浙派篆刻印章和印谱中的疑伪作品进行详细考辨,为浙派篆刻的纵深研究扫除障碍。附录部分的“蒋仁年表”是目前学术界最为详尽的蒋仁年表,对浙派篆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信札辑存”全面收录蒋仁信札资料,在学术上正契合近年“书札”研究的热点,对于探究清代文人生存状态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蒋仁印存”收录蒋仁现存所有印作,较以往谱录增补了十数方印蜕,是蒋仁篆刻艺术一次最为全面的展示。

更为可贵的是,此书能跳出传统的“篆刻史”研究模式,并不满足于对蒋仁篆刻艺术(当然这是本书的重点)的讨论,进而把这位文人艺术家,置入更广阔的历史空间里,进行多角度的审视。作者将传统史学的考据研究,与艺术学、文学、美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结合起来,紧扣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既注重在浩如烟海的清代文献中搜罗抉剔,考证钩玄,也注重采用当前书法篆刻史、金石学,甚至文物鉴定、考古学及一些新兴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学术视野开阔,探索了一种全新的篆刻史研究方法。

贡布里希(E.H.Gombrich)在《艺术的故事》一书开宗明义:“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2],他告诉我们,所谓艺术是由艺术家创造的,艺术的故事其实就是艺术家的故事,这与《孟子·万章下》中所说的“知人论世”有着共通之处。由此,朱琪带有温度地深入挖掘这位文人艺术家独特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成为本书的亮点之一。难能可贵的是,此书在保证内容的学术性和严肃性同时,兼顾了图像的阐释与文字的可读性,使之能够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要求。

纵观全书,笔者认为《真水无香》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给予当今篆刻史研究如下启迪:

一、本书参考了文艺生态学的研究策略,认为一位艺术家的成就,固然是他自身天赋、学识、阅历和经验的积淀,他所处的地域、生活环境、社会交往、心理状态、人生态度、思想境界、美学趣味、艺术宗尚等因素也会对其艺术创作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将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才可能尽量还原出这位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和艺术特色。基于这种认识,作者将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内证与外延、宏观历史背景与微观艺术生态等多方面结合,对蒋仁相关文献和艺术图像进行考证和阐释。相信此书对于重估浙派篆刻及其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二、作者的论证建立在对清代书法篆刻史相当谙熟的基础之上,故能够游刃有余地对各种史料进行串联、归纳,对人物与作品风格评述,也能做到全面、中肯。如对郭麐“频罗早达吉罗穷”诗句的解读,勾连起清代书法史帖学发展时期梁同书与蒋仁相关的一段隐秘,颇为耐人寻味,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江南书法圈的真实生态。

三、对蒋仁诗文、信札的辑佚、校勘与考证,彰显出作者非凡的学术功底。通过信札解读历史人物的日常生活,日趋成为当下的“显学”,而作者十几年来不遗余力地搜集蒋仁相关信札资料,并从第一手资料中重新论证了蒋仁的卒时问题,可见其学术眼光之敏锐。本书还纠正了重要版本目录工具书《清人别集总目》中“蒋仁”条目的谬误,可见篆刻史研究虽然冷僻,但实不应以小道目之。文献学家沈燮元先生评价此书是“资料翔实,考证精密”的“不可多得之作”,绝非溢美之词。

四、作者对清代印论史的发展深有心得,独具慧眼地从“真水无香”印款中,总结出“印超秦汉”的创作思想。所谓“印超秦汉”,指的是跳出“印宗秦汉”技法层面局限,努力思考与探寻“秦汉”印章以外的篆刻创作形式、方法的创造性思维[3]。作者认为“印超秦汉”不仅是对传统“印宗秦汉”思想的超越,也是蒋仁对丁敬“思离群”艺术思想认识的深化。这一思想后经学者俞樾等人表而出之,对后世篆刻创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五、本书为西泠八家印章、印谱的辨伪工作,提出新的思路。对于印章的辨伪,作者提出将实物特征、谱录比勘与文献求证结合,进行综合研判的方法,突破了以往流派篆刻鉴定大多单一从实物特征入手的局限,因此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此外,对传世西泠八家印章原石印材的科学统计,是学术界首次对清代中期流派篆刻印材的一次梳理与考察,对于篆刻材料史研究大有裨益。

六、本书全面搜集蒋仁印作,整理成迄今收录最全的蒋仁印谱,供学者与爱好者参考。在汇编过程中,作者提出“印谱校勘学”的全新理念,并予以实践上的尝试。作者认为:“西泠八家印章由于历经兵燹,在流传中常常有所损坏,而这种祸患造成的损伤,以及由于钤拓者不同而造成的轻重、虚实变化,往往又赋予印章另一种介于‘自然’与‘人为’之间的独特美感。印蜕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表现载体,这种印章流传与钤拓技法造成的篆刻审美的特殊性,在不同时期的谱录中都有忠实的反映,并且使其具备了校勘学的意义与必需条件。”[4]并将篆刻印谱校勘与古籍版本、金石碑版校勘进行类比,认为“篆刻印谱的校勘除了对文献价值的尊重之外,钤拓技法与艺术效果同样也是重要的判鉴准绳”,洵为不刊之论。

作者善于阐幽发微,从零散的文献细节中探究印人的思想内核,还原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这在以往的篆刻史研究中较为少见。尤其通过蒋仁书法、篆刻作品的内容,深入探究禅佛思想,尤其是净土宗对其生活方式与艺术观念的影响,读来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再如将“真水无香”印与《九峰雪霁图》进行类比,又联系到《世说新语》中“雪夜访戴”的故事,提炼出“崇兴观”这一创作心理范畴,可谓迁想妙得。再如探寻蒋仁印章原石刓刻孔洞的成因,作者不仅以同时期邓石如“一日之迹”印石作比较研究,又将这种现象与古书蠹虫蛀痕、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上烬孔联系起来,进而延伸到清代文人崇尚“自然”与“古雅”的美学命题,都是十分精彩的论述。

当然,本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书籍开本与排版略嫌局促,《蒋仁印存》之外的插图印章有时并非原大(所幸在图版说明中已标明尺寸)。是编如能改大开本,详加图释,再附以印章原石彩图,精心印制,则可称尽善尽美矣。

诚如作者所言,蒋仁虽以印人名世,但观众往往但知其印不详其人,其精神世界蕴藏如此丰富的宝藏而无人探寻,实是一种缺憾。孙慰祖先生曾表示,篆刻史上的流派人物研究,不应满足于常见的“人物志”形式,而朱琪此书可以“再推流派人物研究之风气”[5]。徐利明先生则认为此书的出版“必将对中国印学史尤其是对浙派篆刻的史学研究,起到进一步推进的重要作用”,从这一层面来说,此书无疑将为当下篆刻史研究建立起一种卓有成效的新范式。


作者简介:

邹广胜,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文艺学研究所副所长。

蔡青辰,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1]朱琪《真水无香:蒋仁与清代浙派篆刻研究》,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第461页。

[2]范景中译、杨成凯校,【英】贡布里希著《艺术的故事》,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3]朱琪《真水无香:蒋仁与清代浙派篆刻研究》,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第144页。

[4]同上书,第360页。

[5]同上书,第430页。

注:(本文原载于《中国书法》2019年第2期,发表时略有删节。)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