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篆刻风格形成,遍观金石善拓,篆志临习印艺大成

明末淸初,随着文彭何震印风一统天下 的局面被打破,印坛没有了绝对的权威,篆刻家们自 由发挥,标新立异,流派纷呈。 丁敬的浙派已经基本形成,但只限于杭州一带。

邓石如便是在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邓石如的篆刻初承家学,其父便擅刻石, 由于家境窘穷,所以以篆刻来糊口,受地域条件的局 限,他只能从当时影响安徽一带印风的何震、苏宣、 程邃等篆刻家入手学习。因此,邓石如早期的篆刻所学杂芜,没有固定的风格。如:

惜抱轩翰墨”一印,线条猛利、生辣雄健,多呈锯牙,不假修饰,略显琐碎,可以明显看出是仿何 宾印风而作。(图1)

春江社”印篆法非常精致,线条完整光洁,章法工稳又不显呆板,与汪关《春水船》一印,可谓是 同出一辙。(图2)、(图3)

除此之外,还有“从来好镜遍人间”、“梦古”、 “金榜之印”,都是摹仿不同人的风格所作。由此可 以看出邓石如早期的篆刻并没有明确的追求,尚处 于探索学习的阶段。

邓石如自17岁开始刻印糊口,游走南北, 其风格还没有确定,但他在乡中颇具名气,并且得到文人士大夫的青眯,他此时的创作与实践为其印风 的形成莫定了基础。

邓石如40岁以后,印章艺术上 出现了转变性的飞跃,为寿春书院学生刻印时,得遇书法鉴赏名家梁谳,获得称誉。梁谳将其举荐到江 宁梅镠家,他遍观梅铐所藏金石善拓,篆志临习,寒 暑无间,客梅氏八年,书艺大成。

梅铐曾说:“留六阅 月,刀篆既造古人之堂,其蓽秦相密监书,复有一日 千里之效”。此后邓石如遍游各山,寻觅古迹,以书刻自给。到京师,刘墉将邓石如延为宾客。当时大多数 的篆刻家都是由篆刻写篆书,受浙派“印外求印”的 影响,难以表现出篆书的气度和气势。

邓石如在这个时期基本确立了他的篆刻风格,朱文借鉴梁獻之法, 主要得力于他的篆书和宋元人印;白文借鉴程邃,主要得力于他的隶书和汉印。邓石如将篆书融会到篆 刻当中,参入汉碑额篆,吸收《祀三公山碑》和《禅国山碑》的流动姿态,又将汉印之笔引入到朽法中, 使其篆书含有隶书的体势,所以其书法和篆刻都别 开生面,既追求了传统,有进行了创新。故魏稼孙评 他的书法篆刻为:“其书由印人,印由书出”。邓石如在朱文印和白文印上充分展示出了他的造诣:

(1)邓石如的朱文印创作有其独有的风格,因为 他的篆书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用之于篆刻,使他的 印作有别人难以企及的沉着痛快的笔势。他的朱文 印,讲究呼应挪让、穿插承接,又字字分开、相对独立,很好的代表了其朱文印的风格。如:

一日之迹”印线条十分流畅,“一、日”二字分 开距离较大,“之、迹”二字的距离紧密,整体上四 个字做到了呼应挪让。(图4)

家在龙山风水”主要突出印章中单个字的体 现,“家、龙、凤”三个字笔画较多,但字内笔画空 间叫小。“在、山、水”三个字笔画较少,字内笔画空 间距较大。每个字结构严谨,充分展现了他篆书的深 厚功底。(图5)

白门倦游阁外史章”印是邓石如后期所作,印 中六个字穿插承接,线条间紧密连接,流动自然并且 非常有力度,使整个印章看起来十分完整。充分说明 他的篆刻已经十分成熟。(图6)

(2)邓石如还尝试方圆结合的印风,并在一定程 度上创造性的吸取了汉封泥印的意趣。如:立,很好的代表了其朱文印的风格。如:

宣城梅氏”印中,“宣、城”二字方笔较多,“梅、 氏”二字均用圆笔,字与字之间穿插避让,使得整个 印章并不显得矛盾。(图7)

完白山人”一印,“完”与“人”字采用的是圆 笔,“白”与“山”二字用方笔,四个字穿插开来,使 方圆很好的结合了起来。并将“山、人”二字之间的 距离加大,将“完、白”二字之间的距离紧密,使整 个印章呈现出不同的感觉。(图8)

这些印作,表现了他在篆法上方圆蒹施、布局互 用等方面的思考,体现出了邓石如朱文印创作的独 特之处。

(3)邓石如的白文印主要有两种类型:小篆白文印和隶书笔意的白文印.他的小篆白文印与他的圆 笔朱文印印风相统一。他的隶笔白文印都是借助其 高超的的隶书所作出的样式。邓石如的白文印的创作使其篆刻美学观得以很好的体现,也使他书法上 的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如:

淫读古文,甘闻异言”,是邓石如小篆白文印的 代表,用笔饱满酣畅。小篆结体十分完美。以较为自 由的运刀手法表现线条,走刀如笔、转运轻浅,章法 上安排也非常合理。(图9)

邓氏完白”印充分展现了邓石如隶书在白文篆 刻中的运用。表现出他对饱满和浑厚的追求。(图10) • “拈花微笑对酒当歌”印多用直笔并趋于率性, 运刀十分的生辣,章法上的布局拙扑。整体看上去展 现出简劲茂朴的风格。(图11)

觉非庵主”一印,参用小篆,每个字都很精致, 用到十分灵活,章法的布置也恰到好处,整体«上去 清新秀丽。(图12)

邓石如这种创造精神使篆刻艺术的参考范围和知识领域得到拓宽,从而为后来赵之谦将北魏书法、 汉画、造像融入篆刻提供了范例。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