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灯光冻,矿物学特征初探,灯光冻与封门青有何异同

青田灯光冻是软宝石家族中极品级成员。青田石赋存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火山岩中,成矿过程繁复,矿石量少,开采难。其中,灯光冻石是著名的、具历史文化品牌的珍贵印材。

a10647_01

由于一直从事地学、地质的研究及教学工作,经常有人问我询问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问题。关于灯光冻,问的人较多,诸如:“灯光冻资源究竟枯竭了没有?”“灯光冻与封门青是一回事吗?”“灯光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灯光冻为什么价逾黄金?”等。基于此,结合我对灯光冻的专题研究,现就相关问题做初步的整理归纳,供印石藏家与爱好者们参考。

a10647_02

一、灯光冻的成因及主要矿区分布

地质学界普遍认为,灯光冻的成矿时代为距今约7000万年到1.6亿年的晚侏罗纪至白垩纪,属火山气液改造型矿床。火山活动过程中,伴随岩浆上升的气液交代分解早期形成的岩石或者火山活动的岩浆物质(如长英质玻璃、火山灰、水等),在一定物理、化学条件下,经过部分或全部脱硅,去杂。物质成分重组,运移填充而形成矿体。火山岩成岩与早期叶腊石成矿同时进行,形成了早期的叶腊石贫石矿体。

a10647_03

叶腊石矿体形态呈似层状。青田山口、方山矿区自北向南的尧土、旦洪、封门、白垟等均具有相同层位的矿带。后期火山热液对矿层进一步蚀变,使局部形成质纯、结晶细腻、结构紧密的叶腊石冻石。叶腊石中,纯净度高,结晶质密,冻色莹澈,呈胶冻状冻石者,即著名的灯光冻。

灯光冻矿物生存形态较为特殊,一般呈“藤”与“瓜”状态分布在硅质相带之中,顽石壁垒之间,这种形态与成矿过程中的硅化作用密切相关。一方面,顽石中的火山玻璃,经热液交代蚀变,游离出大量的二氧化硅向上运移,并析出极细小的微粒状石英,并不断生长积累成“硅帽”。“硅帽”越大越厚,硅化越强,生长其下的灯光冻石质地越好,数量越多,莹澈度越高,气韵越足。另一方面,由于火山多次反复喷发,原本已成型的叶腊石矿体,又会经过多次断裂、破碎,产生大小不一,形状不同,长度不等的裂隙,火山热液进而沿裂隙填充蚀变,形成呈“藤”与“瓜”状的叶腊石透镜体。裂隙越狭隘,灯光冻矿体的体积越小,交代、硅化、去杂就越充分、彻底,灯光冻石质就越好。

a10647_04

灯光冻矿石主要产自青田县境的山口、方山矿区,含白垟、封门、旦洪、尧土四个呈半环状分布的矿带,其相互间的距离仅二三公里,且属同一个矿带、同一层位。此外,青田县境内的周村、季山、塘古等也有几个零星矿点产出少量灯光冻石,但冻石层较薄,难以制作印材。

a10647_05

二、灯光冻开采难、成材难是至今仍未解决好的问题

首先,从相关地质资料与现实实践的情况看,灯光冻石矿脉“夹生顽石中”,且“无规律可循”,这给寻矿、勘测、开采等工作均带来很多困难。开采到灯光冻,机缘与运气的成分要大于科学的寻找及勘测。其次,灯光冻的开采方式古往今来一直是难题,至今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爆破开采给灯光冻石带来巨大的破坏,甚至冒生命危险的开采方式至今仍在运用。此中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矿脉形态的特殊性使然

灯光冻矿脉细长狭小,夹生于顽石的壁垒之中,且无规律可循。以现在的勘测水平,还难以对身处山腹顽石壁垒中的灯光冻进行精确定位,即便探测到了疑似对象,开采也绝非易事。目前,开采包括灯光冻在内的叶腊石,主要手段仍是爆破,而夹生的灯光冻,是整块顽石中最为脆弱的部位,很容易损毁。其矿脉本来就很细小,爆破后从中分裂成数块,就更见其小,故一直以来,就有灯光冻“大材难得”之说,至今仍然如此。不过,开采难也有好处,即有效的保护了珍稀资源。也因如此,说灯光冻资源已枯竭的结论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事实上,灯光冻至今仍有产出,且质量较高。

石质交代、脱硅、去杂不完全使然

灯光冻矿脉形成后,净化过程繁复漫长。虽经亿年时光,绝大多数矿体交代、脱硅、去杂,仍不充分、不完全,尤其是体积较大的矿体,二氧化硅等物质向外运移所需时间更加长久,一般要以千万年为单位来计算,故而对人类而言,灯光冻矿石是不可再生之物。而偶见晶莹者,大多为难成印材的小冻点或厚度仅几毫米的片状夹板冻。有暗纹或顺花的灯光冻印材,稍大一些的,也属于凤毛麟角,故在坊间有“田黄易得灯光冻难求”之说,即在于斯。

a10647_06

后期制作需较专业的技术职称使然

灯光冻之所以成为篆刻佳材,是由其构成的物质成分、分子式排列、密度、硬度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以现代科学仪器测试,灯光冻的矿物组成为较纯净的叶腊石,由于其分子式排列较为有序,密度较一般青田石高,且含微量的石英,遂使其刀感柔而不软,刚而不脆,清刚爽利,琳琳畅快。

灯光冻印材的制作加工,大有学问。经打磨,封蜡的灯光冻印材,清雅脱俗,富有油脂质感。但灯光冻中含有微量的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及三水铝石等物质,它们在高温下易出现物理、化学变化。而灯光冻养护的主要手段是封蜡,封蜡就需要加热,若不注意技巧,易使印章变色或出现纹理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灯光冻中的Fe3+、Ti4+等元素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易分解变色,而三水铝石的熔点较低,遇热易分解,释放出白色的气体随印材中的水气逸出,且易滞留在印章表面而形成白色浅纹,或热胀冷缩致微裂纹产生,大大地影响印材的美观及价值。

a10647_07

三、灯光冻与封门青的异同

这个问题关注的人较多。问题不难,如若纯用历史文化常识来解答,则又很难说清楚。因为,灯光冻与封门青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历史上曾有百年时间里,两者被混为一谈。为此,我想用矿物学的知识,阐述一下两者的异同。

两者的相同之处很简单,同为叶蜡石,同为青色类石种,同为篆刻佳材,同在一个矿带中产出。为此,重点说一说不同之处。图9与图10分别为灯光冻与封门青的X射线衍射分析图谱,两图相较,灯光冻的组成成分以较纯的叶蜡石为主,且含微量石英,而封门青则以绢云母为主,叶蜡石次之,还含少量的高岭石、硬水铝石等矿物,此为其一。其二,两者色差不一。灯光冻石中含有微量的Fe3+、Ti4+等元素,使得其外在色彩表现为青中微黄,而封门青则以青色为主。由于矿点地理位置的不同,封门青中还有青中偏白或偏绿等多种。其三,结晶度、莹澈度有差别。有石友说,光照条件下,灯光冻呈半透状,封门青呈微透状。这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够严谨。同一石种,也会因石质差异或矿区不同,透明度有所不同。仅以透明度来说明,难以说清此中道理。

a10647_08

灯光冻在电镜下的影像,呈不规则片状,大致平衡叠置,形成鳞片结构,鳞片晶体小于2UM,致密状排列,致其具有良好的透光性。灯光冻的结晶度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灯下呈半透状是确切的,而封门青在电镜下,鳞片晶体、鳞片结构排列均不如灯光冻优良,其结晶度属中等偏下水平。第四,灯光冻的气韵要优于封门青。较之封门青,灯光冻石质更加老性结晶,石韵更加细腻温和,石趣更加通灵雅致。灯光冻壮如凝脂的质地,充溢着淡雅,清新而又温暖柔和之美,封门青稍次。

a10647_09

四、灯光冻的主要特征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颜色:青中微黄,其色彩浓妆还因矿区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结晶度:中等偏上,光照之,灿若灯辉,一般呈半透状,显晶莹剔透。

气韵:淡雅温和,富天然油脂质感,灵气充盈,石韵毕现,有流动感。

赋存形态:属叶蜡石矿脉,夹于顽石之中。大材难得,或材机率低。

a10647_10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