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经典,上海博物馆馆藏明清名家篆刻赏,高清大图

篆刻艺术在明代中叶有了新的突破,文彭、何震可算是明清流派篆刻辉煌业绩的开拓者。文彭、何震在印坛上一反浅陋怪诞的九叠文,力追秦汉,开辟了明清篆刻艺术的昌盛局面。

清代篆刻在明代文、何之后,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更大发展,风格各异派支繁衍,成为专门之学。特别是清代碑学盛行,碑学书家无不兼擅篆刻。清代篆刻与其碑学是相辅相成的,早中期主要的篆刻大家都是安徽与浙江籍的,也有侨居扬州的,所以一直有浙派与徽派之说。浙派指“西泠八家”,徽派又有歙派、皖派之说。

在浙派、皖派风靡印坛百年之后,作为篆刻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清末篆刻走上了一条”印从书出”、”印从刀出”、”印外求印”的复合型创作道路。至此,篆刻艺术的形式与审美体系得以最终形成。自此,篆刻家在创作中所考虑的,是如何实现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实现各自的审美理想。

晚清篆刻,可谓是名家辈出,而就风格而言呈现出更多样化的色彩,但这些又几乎都是以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三家篆刻为源头的,而且其中成就卓著者,又无不是以上三家的结合求之的!

赵之谦“赐兰堂”石章,尺寸:纵3.4厘米,横7.3厘米,高4.8厘米

a8487_01

a8487_02

a8487_03


黄士陵“黟山汪氏”石章,尺寸:纵2.3厘米,横2.3厘米

a8487_04

a8487_05

a8487_06


吴昌硕“仓硕、俊卿之印”两面石章,尺寸:纵2.25厘米,横2.3厘米,高8厘米

a8487_07

a8487_08


徐三庚“延陵季子之后”石章,尺寸:纵2.7厘米,横2.7厘米,高5.3厘米

a8487_09

a8487_10

a8487_11


下载链接 (提取码:oemu)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