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張氏家族篆刻藝術概論,崛起、思想與傳承,杜恆永

清初,安丘張氏家族篆刻藝術崛起,打破了山東印壇沉寂的局面。在張貞的引導下,其子張在辛、張在戊、張在乙在印學上均取得了較高的成就,不僅成為山東地區篆刻藝術興起的領軍人物,而且形成了可以與江浙一帶相抗衡的篆刻群體。

一、張氏家族篆刻崛起背景

[清]張在辛 張柏庭先生八十一歲小照 紙本設色 1731年款識:張柏庭先生八十一歲小照。鈐印:怡然自若(白) 自喜文字之間(白)

[清]曹霂 張在乙像 紙本設色

清初,統治者忙於鎮壓江浙一帶反清勢力,山東地區較早歸順朝廷,為藝文事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明末時期,山東地區興起的刻碑熱潮吸引了大批碑刻家,而這些碑刻家又在篆刻藝術上具有較高造詣,如溫如玉、張應召、吳應祈、吳士瑞、吳尚端、吳方來、金莖等來到山東地區從事刻碑活動。這些碑刻家大都來自蘇州一帶,明代中後期的蘇州可謂是全國首屈一指的篆刻中心,已經達到了“人而能印”的盛況。他們的到來促進了山東地區篆刻藝術崛起。周亮工在青州任職期間,經常召集四方賢士進行文人雅集活動,而且在此期間還進行了《賴古堂印譜》的編纂工作,帶動了山東地區文人間的交流,成為清初山東地區篆刻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①。安丘張氏家族篆刻藝術便是在這種環境中逐漸成長起來的。

應該講,安丘張氏篆刻藝術首先發矇於當時號稱“三張”的張嗣倫(1577-1628,字勉斯,號紹海)、張繼倫(1585-1645,字漢萄,號學海,晚號雪松老人)、張緒倫(1588-1641,字彝敘,號觀海)三兄弟。尤其是張緒倫,與明末蘇州印人溫如玉、張應召交往甚密,得到這些印人大量刻印,肇起文人篆刻從把玩欣賞到親自操刀布篆的風氣。到張繼倫子張貞(1637-1712,字起元,號杞園),這種影響直接導致其將篆刻藝術納入到整個藝文的學習框架中,並及時得到周亮工的督導與指引。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一字緘齋,號櫟園,人稱櫟下先生,齋號賴古堂。祥符(今開封)人,移居南京。周亮工於明清兩朝,兩度官山東(濰縣、青州),尤其於康熙二年(1663)年任青州海防道,其不僅有較高的學識,而且嗜印如癖。張貞在跋周亮工《賴古堂印譜》中說:

櫟下先生於印章一道獨有偏嗜,不特於一時作者如穆倩、師黃、濟叔、穆生諸子,求之曾不遺餘力。凡文士中有志斯道者,必令奏刀。得一章半篆,輒喜形於色。積久幾至萬顆,精遴之,尚存數千,奇麗怪偉,工妙絕世。所謂蘭亭無下品也。先生官青州,賓友歙集,必出行篋所攜,傳觀為樂。余每過從,先生以其有同好,命之審定甲乙,然後登譜。②

這裡有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每當張貞拜訪周亮工時,周亮工都會和張貞共同探討他所收集印章的優劣,審定甲乙,然後登譜。這對於張氏家族篆刻藝術的崛起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這種集印成譜的活動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篆刻事業的發展;其次,張貞與周亮工的交往極大地拓寬了張貞眼界,成為張氏家族篆刻藝術興起的重要原因。

表1 安丘張氏印譜統計表

在張貞身體力行的引導下,他的三個兒子張在辛(1651-1738,字卯君,號柏庭)、張在戊(1668-1738,字申仲,號則庵)、張在乙(1675-1733,字亶安,號緩庵)將本家族篆刻藝術發展至一個全新高度。他們取法於古璽與漢印,並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張在辛晚年成書的《篆印心法》,分別對篆刻字法、章法、刊刻、修飾、鈐印、印章保存等方面都做了細緻明了的介紹,寥寥數語卻包含了篆刻的方方面面,成為清代較為傑出的篆刻理論專著。張在戊在篆刻藝術方面同樣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其理論專著《寶典》共四十八卷,內容較《篆印心法》更為翔實,其中涉及印章制度、篆刻技法、用印習俗等多個方面。長山聶際茂(1699-1767,字松岩)對此大加讚賞,推崇為“有明三百年無此大著作”③,從而為張氏家族篆刻藝術的發展和壯大奠定了學術基礎。


erweima_wbz印譜.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獲取: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