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西泠印社,北有萬印樓,以印為信,陳介祺與萬印樓

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一座舉世聞名的毛公鼎。這件國之瑰寶曾在濰縣萬印樓秘藏,收藏者是濰縣人陳介祺。而陳介祺終其一生最貴重的藏品,恐怕也莫過於毛公鼎了。而萬印樓,也因有幸藏過包括毛公鼎在內的萬餘件文物珍品而斐聲海內。“南有西泠印社,北有濰縣萬印樓”之說當因此而起。

萬印樓在陳介祺故居內。陳介祺故居位於濰城區城關街道增福堂街東首以北、芙蓉街北首西側,是典型的清代建築。清代著名金石學家陳介祺居濰時舊宅規模佔地約1萬平方米,現僅存東樓及南北兩座大廳。東樓即聞名海內外的萬印樓,是陳介祺收藏文物和研讀著錄之用房,因藏有夏、商、周三代及秦漢古印7000餘方,故其樓被命名為“萬印樓”。因藏有商、周古鐘11件,故取其整數將其書齋命名為“十鐘山房”。萬印樓為兩層,始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磚木結構,上下各5楹,坐東朝西,底層明間辟門,上層洞開圓窗。萬印樓內儲藏過商周青銅器248件,秦漢銅器98件,以及秦漢刻石、各種古錢、陶、瓷、磚瓦、碑碣、造像、古籍、書畫等精品達萬件以上。陳介祺曾在萬印樓自書楹聯一幅:“陶文齊魯四千種,印篆周秦一萬方。”南北兩廳,各為3楹,前廳用以翰墨會友,後廳為陳氏宗祠。

1992年,萬印樓被批准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在此設立陳介祺故居陳列館。陳介祺陳列館大門位於芙蓉街北首西側。藝術大師劉海粟題寫了“萬印樓”匾額,書法家啟功題寫了“陳介祺故居陳列館”館名,書法家沈鵬題詞“源溯先秦,功垂後世。”現陳列館收藏有陳介祺生前所用印章、毛筆及玉印摺扇扇面、對聯等16件,其父陳官俊用漆硯、印章及手書折頁9件,《十鐘山房印舉》散頁26頁及《十鐘山房印舉》《封泥考略》等著述古今版本近100冊,青銅器、古陶文、石刻等古今拓片24件,古鏡6件,《陳氏祠堂碑記》石碑1塊,全套陳氏祖譜,複製毛公鼎、天亡簋、井人鍾等古青銅器15件,複製陶文、瓦當、漢磚等12件。陳介祺故居陳列館建成後,北廳命名為“十鐘山房”,廳內陳列仿古編鐘11件。

陳介祺(1813-1884),中國清代金石學家。字壽卿,號簠齋,晚號海濱病史、齊東陶父。山東濰縣(今山東濰城)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他嗜好收藏文物,著有《簠齋傳古別錄》《簠齋藏古目》《簠齋藏古冊目並題記》《簠齋藏鏡全目鈔本》《簠齋吉金錄》《十鐘山房印舉》《簠齋藏古玉印譜》《封泥考略》(與吳式芬合輯)等。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