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雅蒼健雍容庄凝,徐三庚刻和碩恭親王印賞,童衍方

在晚清印壇上,徐三庚無疑是一位風格獨特、勇於創新的篆刻家。王光烈評曰:“辛谷貫通百家,上窺秦漢,能以《皇象碑》作印,更旁通浙、皖。所作小篆,規橅鄧石如,而筆致安插,疏密流動,頗能獨樹一幟。”可謂的評。

徐三庚的篆刻廣采博納,自成一家,為時所尚。且行誼清超、胸懷淡遠,各界人士都樂與其交往。其受印者以書畫家、學者、收藏家居多,亦有部分皇室、官員。其中,以“和碩恭親王”級別最高。
和碩恭親王奕訢(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為道光皇帝第六子,咸豐皇帝異母弟,道光皇帝遺詔(1850)封恭親王。為咸豐、同治、光緒三朝名王重臣,洋務運動首領,為中國近代工業創始和中國教育之進步頗有貢獻,亦為晚清新式外交之開拓者。

“和碩恭親王”白文印,秀雅蒼健、雍容庄凝。結字嚴謹精到,流轉生動。“和”字的左半部端穩齊整、密而不板,頗具裝飾性。其右半部之長筆更具軒朗之致。“碩”字左低右高,顧盼呼應,得綽約流動之趣。“恭親王”三字,字字得宜,行氣貫連,珠圓玉潤。“恭”字中部展蹙渾融,“親”字左半部之稍稍提升,均微妙精當,舒暢得體。“王”字上中二橫,爽利同行,貴能平直中寓變化,挺拔中寓秀雅,頗具張力。其與最下一橫有強烈的疏密對比。正如其所尚“挹其風骨,漱其芳潤,於有筆處求法度,無筆處求神理”也。印款曰:“上虞徐三庚謹訪宋人印。”亦一如其印,堅實得勢,刀筆相融。

此印為白高山凍石,晶瑩溫潤。精雕獅鈕,儼然蹲立。百餘年滄桑,此佳印若有神護,品相完好,殷紅原始印套,既襯其蘊蓄古雅之致,亦彰顯此印不凡經歷。細細觀之,璀璨當前,把玩不忍釋手矣!

恭王府里的文人野逸,袁慧敏

在中國傳統藝術的收藏世界裡,宮廷藝術與文人藝術,似乎是兩條互不相交的平行線;有多少人沉醉於宮廷珍品的華美絢爛與尊貴氣息,就有多少人折服於文人長物的自由奔放與雅緻閑情,她們代表了社會結構中的兩股力量,從不輕易有半點交集。

然而,朵雲軒120周年慶典拍賣中一方小小的印章,顛覆了人們這一刻板印象。這方徐三庚刻“和碩恭親王”自用印堪稱宮廷印章與文人篆刻不可思議的交集。印面的主人就是晚清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和碩恭親王奕訢。
奕訢(1833-1898),道光皇帝第六子,咸豐皇帝異母弟,道光帝遺詔封“和碩恭親王”。清末洋務派代表人物、主要發起者。

說起恭親王,不得不提到的是恭王府。作為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建築群,曾先後作為清乾隆時期權臣和珅、清嘉慶時期和碩慶親王永璘的府邸,1851年清廷賜封此宅邸於恭親王奕訢,其中密藏了大量清宮寶物與珍貴書畫。1912年,大清政府滅亡,急於復辟的世襲恭親王溥偉為籌措軍資將這座藝術寶庫分批賣給了日本山中商會,自此108間藏寶閣散盡,流向美英日等列強。

近年,全球各大拍賣會中不乏出現恭王府舊藏的藝術品,總是成為炙手可熱的香餑餑。其中,印章類的拍品成交記錄亦相當火爆。例如佳士得香港2016年春拍,一對董滄門刻和碩恭親王田黃對章,拍出了接近8600萬港幣的天價。其價值甚至絲毫不遜於清代帝王寶璽。

至此,你可能會覺得這方宮廷印章與文人篆刻又有何關聯?往往皇室成員用印皆出自造辦處工匠,而並不落款,但從印章邊款中可知,此印由清代著名篆刻大家徐三庚所作,令人拍案叫絕。

徐三庚(1826~1890),字辛谷,號袖海,別號金罍山民,浙江上虞人。精於金石文字,善書精刻。研習《吳紀功碑》,參以金冬心的側筆用法,纖細流麗,飄逸多姿,在吳讓之、趙之謙外別開生面。

其實這看似不可思議的組合背後,有着合乎常理的邏輯。最確鑿的證據在於,由1999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代印風系列—清代徽宗印風(下)》第190頁中刊載“皇六子”朱文印可知,徐三庚曾為奕訢篆刻過印章;其二,徐三庚一生交遊甚廣,篆刻技藝名滿一時,求印者既有文人雅士,更有不少富商政客,在徐三庚印譜中記載曾多次為李鴻章等晚清重臣刻過印章,為同為洋務運動領軍人物的恭親王奕訢作印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從“和碩恭親王”五字白文印的印面亦能看出此印的特別之處,與上文提到的“皇六子”朱文印相似,可能因為印面主人特殊身份的關係,徐三庚擯棄了以往線條過於飄逸嫵媚的特點。從邊款中的信息可以讀到徐三庚刻意地“仿宋人印”,盡量選取相對中庸的布局方式,讓印面看起來少了一份狂野,多了一份莊嚴華貴。但從刀法與篆字結構上看,與往日習性一脈相承,擁有極大的辨識度。再從邊款中“謹刻”二字能看出,徐氏在刻印時那種誠惶誠恐與對清廷宗室的敬畏之情,這種表達,在其一生之中,是從來沒有過的,因為能夠創作此印就是對他篆刻藝術的一種終身肯定與褒獎。

此印的印材與鈕工也極為精巧,高山凍質地溫潤如玉,細膩通透,包漿醇厚猶如田白,獅鈕造型古樸生動,威風凜凜,具有宮廷韻味,原配紅色印套,吉祥喜慶,顯示皇家貴族的無上尊貴。此等印章材料在當時國力日漸衰退的晚清,可以堪稱無上神品了,雕工更是小中見大,也不負恭王府的藝術底蘊。

此印系日本迴流,出版著錄於《徐三庚印舉》、《金罍野逸》等權威出版,又見於1999年北京瀚海拍,賣清姜筠作《雙松一石圖》手卷引首恭親王題跋處。可謂保存完好,流傳有序,其學術、藝術及歷史價值,不言而喻。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曾經的恭王府是一座藝術寶殿,如今人去樓空,文物分崩離析,令人唏噓不已。這方保存下來的和碩恭親王自用印,能讓我們一窺那個時代的滄桑巨變。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