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雅到张扬,南吴北齐的篆刻艺术,嘉德辛丑年春拍

1921年,吴昌硕曾为齐白石定了一份润格,润格中说白石“吟诗多峭拔,其书画墨韵孤秀磊落,兼擅篆刻,得秦汉意”。这年吴昌硕78岁,已经移家上海十年,成为名满天下的西泠印社社长;而齐白石59岁,刚刚在北京站稳脚跟,距离他艺术的辉煌时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这份润格是齐白石好友胡鄂公代齐所求的,吴昌硕和齐白石这两个近代最有影响力的印坛大师并没见过面,也谈不上有什么交往。齐白石素来敬佩吴昌硕的艺术,初到北京时期为了转型还在陈师曾的建议下用心研习过缶庐画风,甚至写下“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门下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的奉承诗句。但一张润格显然并没有将两人的距离拉近,据说后来吴昌硕在不经意间有过“北方有人学我皮毛,竟成大名”的话,齐白石听后不言语,只是刻了一方“老夫也在皮毛类”的印自己盖盖——此时,经过陈师曾在日本的一顿推广操作,齐白石已经“出口转内销”,开始在中国的艺术界红起来了,社会上有了“南吴北齐”的称谓。

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艺坛公案,云里雾里,有时候只能当茶余饭后的笑谈看;然若细推起来,其实吴、齐二人并无任何艺术的争论,甚至在艺术的理念上还有着不少相同的地方,其区别或许只是在于我们可以将吴昌硕视为传统文人艺术的最后大师,而齐白石则是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首位大师。在他们两个人身上,相同时代所投射下的影子是并不相同的。

就篆刻一项而论,吴昌硕的早年学浙派学吴让之赵之谦,中年以石鼓文为基础、封泥为趣味,刀法则深浅披削无所不用,终于创造出一种苍茫中蕴秀美、雄浑中显自如的篆刻艺术;齐白石早年亦学浙派学赵之谦,而他的根基在于天发神谶和祀三公山二碑,单刀直入,结字大开大合,在一味霸悍的表面下充满着无穷的余味。虽然二者都以雄强风格而著称,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吴昌硕是雄秀,齐白石是生辣,吴昌硕是铜琵琶铁绰板中的含蓄婉转,齐白石则是电吉他架子鼓里的直抒胸臆。简单言之,吴昌硕有古典文人余味,齐白石有当代视觉美感。

由于王一亭的运作,吴昌硕艺术传到日本并产生影响的时间其实比齐白石早太多,所刻“山本氏、二峰”鸡血对章即为日人山本二峰所作,而“滋园”一印为张充和旧藏。这几件作品都是吴昌硕成熟时期的典型风格:用刀由早年的深凿变为浅削,字体雄壮,线条和印面经过敲打和刮擦而富含肌理的变化,朱文印尤其注意边栏的作用,构图松紧明确,常常以厚底托住底部空间。这种布局和做印的方式,在吴昌硕之前的篆刻家中基本不曾出现,在当时是一种极其新颖的面目,开启了篆刻由曾经的文雅秀美进入张扬肆意的先声。

Lot 4522 吴昌硕刻 昌化鸡血石对章

印文:1. 山本氏。2. 二峰

边款:1. 缶道人刻。2. 丁巳孟夏,老缶。

尺寸:2×2×5.3 cm×2

出版:

1.《吴昌硕のすべて – 逝世五十周年 吴昌硕纪念展》P170,日本二玄社出版,1977年。
2.《中国篆刻丛刊》第三十四卷,P97,小林斗盦编,日本二玄社刊行,1982年。
3.《怀玉印室藏印选》P179,北斗文会刊行,2009年11月。
4.《斗盦藏印》P167,谦慎书道会刊行,2005年。


Lot 4523 吴昌硕刻 寿山芙蓉石印章

印文:滋园

边款:老缶。

尺寸:3.2×3.2×10.4 cm

出版:《吴昌硕金石书画集》下册,P256,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15年。

备注:张充和旧藏。


Lot 4521 吴昌硕刻 寿山石印章

印文:沈世美印

边款:乙酉十二月,仓硕。

尺寸:2.6×2.6×5.4 cm

出版:

1.《吴昌硕印存手卷》,方去疾辑,1936年钤拓本。
2.《苦铁印选》卷一,P74,方节盫辑,宣和印社刊行,1950年钤印本。
3.《中国篆刻丛刊》第三三卷—吴昌硕(二),P65,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1981年。
4.《篆刻全集》第八册,P69,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2001年。
5.《苦铁印选稿本》第三册,P75,陈康健辑,2003年。


Lot 4524 吴昌硕刻 青田石印章

印文:宝研山房

边款:刀拙而锋锐,貌古而神虚,学封泥者宜守此二语。丙子二月,苦铁。

尺寸:2.3×2.3×4.3 cm

而齐白石则将这种先声推向了成熟和纯粹。在齐白石的印章中,我们似乎很少看到文字学方面的多余考量,字形的变化和笔画关系的处理皆根据章法需求为目的,用刀单刀冲刻不假修饰,任其光洁和毛糙。他总是尽量将一切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可以说,齐白石的篆刻和他的书画一样,都是努力在删繁就简的“减法”中营造一种愣头愣脑、简单天真的艺术美感。这当然是一种主动的追求,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对于印面构成艺术的“现代化”觉醒。

“莲花山下是吾家”“阳春白雪、枕流漱石”诸印是经过多方著录的齐白石典型作品,尽显齐氏白文印的魅力。“莲花山下是吾家”印“山下”二字作一个单位处理,“花”和“是”字末笔的穿插,“家”字左下角空间的营造;“枕流漱石”印中对角两个三点水一疏一密的区别,“阳春白雪”印在一堆横线中用“阳”字的斜线来破之,这些都体现了齐白石对于空间疏密关系的独特理解,即将一切印面所关注的元素如线条、疏密都“夸张”化,在抢眼的视觉效果中隐藏无穷心机。而其行刀潇洒利落,刚猛之中其实亦有轻重缓急之变化。这种风貌,在他稍早的印作中亦不难觅得踪迹,如为陆质雅所刻“雅”“少翁兴到”等印,虽一单字亦能处理得生机满满。在齐白石的篆刻中,篆书、刀法、章法真正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系统,这个系统内的所有元素都是相互依存、不可替代的。


Lot 4516 齐白石刻 寿山石鳌龙钮对章

印文:1. 阳春白雪。2. 枕流漱石

边款:1. 白石。2. 白石。

尺寸:2.5×2.5×8.9 cm×2

出版:

1.《白石印谱》香港上海书局,1972年。
2.《齐白石诗文篆刻集》,上海书局有限公司出版,1980年3月。
3.《香雪庄藏印》P30、P31,(新加坡 ) 香雪庄编,1981年。
4.《中国篆刻丛刊》第三七卷,P105,日本二玄社刊行,1983年。
5.《白石山翁印集》第二册,P11,齐良迟辑,1988年钤印本。
6.《齐白石全集》第八卷,P293、P284,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7.《中国历代印风系列》P83,重庆出版社,1999年。
8.《齐白石印谱》,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9.《齐白石印存》P190,沈乐平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17年。

钤印:陈之初题《齐白石篆刻》印屏,北京拍卖会2004年春拍 lot866。


Lot 4515 齐白石刻 寿山石印章

印文:莲花山下是吾家

边款:白石。

尺寸:2.6×2.6×5.7 cm

出版:

1.《香雪庄藏印》,香雪庄编,1981年。
2.《齐白石全集》第八卷,P45,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3.《齐白石篆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4.《齐白石篆刻作品集》,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
5.《齐白石印谱》,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6.《湖湘篆刻》P63,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7.《齐白石篆刻艺术》P27,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13年。
8.《齐白石印存》P185,沈乐平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17年。

钤印:陈之初题《齐白石篆刻》印屏,北京拍卖会2004年春拍 lot866。


Lot 4517 齐白石刻 昌化鸡血石印章

印文:文华审定

边款:白石。

尺寸:2.2×2.2×6.7 cm

出版:《齐白石印存》P108,沈乐平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17年。


Lot 4519 齐白石刻 寿山石印章

印文:

边款:白石。

尺寸:1.2×1×1.6 cm

出版:

1.《齐白石全集》P82,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1996 年。
2.《白石遗朱—聚石楼藏印》P112,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94 年。
3.《齐白石印谱》P86,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2 年。
4.《齐白石篆刻艺术》P51,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13 年。
5.《朱朱白白—北堂旧藏齐白石印集》P103,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10 年。
6.《北堂长物—陆质雅旧藏齐白石印全谱》P155,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13年。


Lot 4518 齐白石刻 昌化石兽钮印章

印文:王秸

边款:白石。

尺寸:1.8×1.8×4.6 cm

吴昌硕和齐白石作为传统艺术最后的两位大师级人物,以其全面性的艺术修养影响了此后百年的艺术历史,他们都不算早熟的天才,而又在晚年大胆变法,并积极配合宣传、拥抱市场,最终取得历史性的成功。他们身上其实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关于这一点,当事者在当时未必都能感觉得到。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