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章收藏与辨伪,伪印辨伪应从十二个方面入手,分享

古代印章的收藏包括战国秦汉印和明清流派印两大重点板块。印章作为艺术品收藏发萌于唐宋之时,史书记载唐初大书法家虞世南书写《孔子庙堂碑》后,太宗赐其东晋王羲之黄金印堪为早期藏印之例。明清伴随印章艺术的全面复兴,古印收藏蔚然成风,藏印逾百至千者不可胜数。印章收藏成为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收藏门类。

明代古玺印收藏有顾从德、郭宗昌、杨元祥、范大澈四大重镇。其中顾氏集印1700余方,编成《集古印谱》,直接滋养了当时印坛何震等篆刻大家。而范氏收藏古玺印达2600余方,冠绝一时。明末张灏是第一个致力流派印章收藏的收藏家。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他收藏的文彭、何震、苏宣、李流芳等人的印章已达450万。

清代藏印之风鼎盛。其中收藏古玺印以查礼、吴云、吴式芬、陈介祺、郭裕之、陈宝琛等最为著名,而陈介祺(1813~1884年)一人即藏古玺印6000余方。加上他借自李璋煜、吴云、吴式芬、吴大澄、李佐贤、鲍康诸家之印,钤成《十钟山房印举》,共191册,总数达10284方,是最富盛名的集古印谱。流派印章的藏家有康熙时的周亮工、乾隆时的汪启淑以及嘉庆以来的顾湘、丁丙、魏稼孙等。

正因为明清以降古印章收藏风气极盛,伪造古印相伴而生,伪印曾蒙蔽过所有醉心藏印的藏家。即使在当今许多著名的博物馆收藏中,我们也时常看到伪印的影子。古印章的辨伪,主要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印面形状

历代官印是藏家追逐的目标,因其一般个头大于私印而数量又远少于私印故也,秦汉南北朝官印徵存,罗福颐,共1890方官印欣赏。所以官印又自然成为作伪的重灾区。

历代官印皆以正方形为正宗,然而特定时期和地域也有一些其他形状的官印,掌握这些特征,如印文为某时某地职官印,而印面形状却不符,伪印的可能性更很大了,这在战国古玺鉴定中尤为重要。如战国齐官印往往在印面上端或上下两端有方形突楞,黄宾虹藏有一方“历王之钅尔”(图1),见《滨虹草堂藏古玺印》,上有一突,摹仿齐玺,但印面有一周框线,一望而知赝作。

a3805_01

图1 历王之钅尔(伪) 黄宾虹旧藏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