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法篆刻家桂馥,首集汉魏印章用字汇录之缪篆分韵

桂馥(1736—1805),字冬卉,号未谷,晚号老菭、渎井复民。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嘉庆元年(1796)远宦滇南,任永平知县,山川悠远,“求友无人,借书不得”,终老边陲,卒于任上。

桂馥勤奋好学,性耽金石。著名诗人袁枚曾与他同寓东阳官舍,见其“葄枕图史,手不停披,除食饮外,无一刻不与残碑、缺玺精神往来。”桂馥一生致力于文字训诂之学,尝谓:“士不通经,不足致用;而训诂不明,不足以通经”。

所著《说文解字义证》五十卷,援据宏富,辨证详尽。后人将其与段玉裁、王筠、朱骏声并称为清代“说文四大家”。桂馥除了精于碑版考证,他的汉隶书法、篆刻和杂剧创作皆负盛名,并经常与周永年、翁方纲、戴震、阮元等学者相切磋,又与书画篆刻家罗聘、黄易、伊秉绶等交善。他曾将一方旧藏的宋代铸印“山谷诗孙”赠与自称为黄庭坚后裔的诗人黄仲则,使黄氏欣喜若狂,并赋七言长句记之。

乾嘉时期考据之风盛行,金石学既可证诸史之谬,补典籍之阙,又能考文字之源流与演变。作为乾嘉学派中一位精通篆刻的一流学者,桂馥利用其深厚的古文字考据功底,结合丰富的金石实物,来纠正古籍中的错误。像嘉庆年间在山东诸城出土的知名的“石洛侯印”黄金龟钮官印,桂馥“藉印文以稽古”,比较《汉书》与《史记》二书内容,指出了原先文献纪年中“元狩元年”实为“元鼎元年”之误。


“缪篆”是汉代王莽时期制定的六书之一,专门施用于印章。较早收集编辑缪篆文字为专著的,当推清代文字训诂家、书法篆刻家——桂馥。

桂馥《缪篆分韵

乾隆印坛人才辈出,面貌纷繁,但一些印人因受《六书通》等字书影响,配篆“兼用大小篆杂出于虫鸟钟鼎”,有乖汉法,且多有舛误。桂馥感叹“摹印一灯欲绝,讹伪日滋”,决心清除流弊,规范印章用字。他不仅再三续写元代吾丘衍的印学名著《三十五举》,并认为“得见秦汉风范者惟铜玉章”,把目光锁定在绸缪屈曲,篆法多变的汉代印章专用文字——缪篆。

桂馥以数十年精力所聚,在成千上万枚古印和宋元诸家印谱中,遴选出大量汉魏时期印章,仿宋代娄机《汉隶字源》的《广韵》韵目体例,于嘉庆元年(1796)辑成我国最早一部缪篆文字的专书——《缪篆分韵》五卷。该书收单字近二千字,重文八千三百余,每字下附缪篆字形一个至数十个不等,个别注明出处,可作考证。

《缪篆分韵》雕版后,桂馥的知交友朋闻讯又纷纷寄来印文,成补遗一卷。秀水学者盛百二称其:“《缪篆分韵》盖取汉铜印编成,以补缪篆之缺,字字典确,与《金石韵府》之类杂而不伦者相去远矣。”印学家汪启淑也赞许他:“存缪篆之一线,甚有功于艺苑。”桂馥以古文字学家兼篆刻家的专业身份,为印章文字整理提供了学术上的保障,使这部篆刻工具书具备古文字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参考的双重价值,流传广泛,正本清源,一洗《六书通》所产生的俚俗谬讹负面影响,也为清中晚期印人创作带来了便利。

桂馥亦善篆刻,以“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为主旨,取径汉印,刀法挺健,然不肯轻易为人奏刀,非至好不能得其一印,作品流传稀少。汪启淑有幸乞得其数钮,大多辑入《飞鸿堂印谱》,使后人能一睹其铁笔风采。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