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篆刻章法運用,不拘傳統突破前人的規範大刀闊斧

齊白石先生是近現代中國著名藝術大家,他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篆刻的藝術風格, 推動了篆刻的發展。 齊白石先生的篆刻不拘傳統, 獨具一格。 尤其在章法的運用上個更是突破了前人的規範, 開創了大刀闊斧, 酣暢淋漓的篆刻寫意風格。 他在篆刻章法上的創新更是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至今還深深影響着篆刻領域。

一、 齊白石與篆刻藝術

相較於齊白石先生聞名遐邇的繪畫, 他在篆刻領域的偉大成就卻鮮為人知。但在中國印壇,無不視齊白石為跨時代的人物。

齊白石篆刻師法眾家, 因此其作品前後風格不一,變化較大。雖然篆刻起步較晚,但腕力足,摹仿力強, 加之勤奮, 因此形成了其成熟期的篆刻雄悍直率, 不事雕琢, 具有陽剛之美。 同時期,齊白石繪畫風格的變化與成熟, 直接影響着他篆刻的審美取向, 其篆刻不但與書畫基本上是同步發展的, 而且在風格上也有高度的和諧性, 也成就了齊白石在詩、 書、 畫、 印各領域的巨大成就。

二、 篆刻章法與齊白石篆刻章法特點

篆刻章法是指篆刻印面的構圖, 就是對印章文字或圖形進行設計安排, 以表現作者創作思路。 篆刻術語稱為“分朱布白” , 即印章的着色處與留白處的分布關係。

齊白石篆刻章法突出疏密對比, 空間布局大膽開放。 他以特有的單刀沖石, 大刀闊斧, 橫衝斜插, 犀利狂悍, 酣暢淋漓, 創造出一種“寫意篆刻” 的風格。 齊白石的篆刻還有重要的一點是, 在他的篆刻創作中, 字體, 也就是篆刻中所說的篆法的運用靈活開放, 從不受傳統“規矩”的束縛。 他僅將篆書當作一種藝術化的字體, 而生僻字、 俗字也都得以入印, 所以他刀下的印文常常顯得別具一格, 甚至另類。

三、 齊白石篆刻章法在其作品中的運用

1、 疏密處理

疏密關係處理得當與否直接關係到一方印的成敗,而齊白石先生在這方面確有其獨到之處。在齊白石先生眾多的篆刻作品中, 以“中國長沙湘潭人也” 一印的疏密處理最為典型。 這方印看似凌亂隨意, 但在疏密處理上卻頗具匠心。 該印以“三二三” 縱向排列, 第一列“國” 與“長”的上半部形成密集部分,處於該列中部偏下位置;第二列的兩個字均為“氵 ” 旁, 且豎畫居多, 齊白石所幸將兩字的“氵 ” 均排列成密集的三豎,並且上下看齊, 將印面切割成近似 0.618/1 的黃金比例, 右半部分也突出豎畫, 使整方印看起來更加紮實; 第三列“潭” 字處理方式與第二列近似, 不過“人” “也” 二字由於筆畫稀少且在排在最後而相對難以處理, 齊白石在此巧妙利用了“也” 字的斜筆將全印左下部分充實, 斜筆的角度剛好又跟印文左高右低的趨勢相呼應, 使得整方印看起來寫意卻不失美觀。

2、 並筆

“並筆” 一般是指將相鄰的平行筆畫或者印邊進行重合處理。 這種藝術效果最早出現在古印之上,只不過這時的並筆並非作者有意而為之,而是印章經過多年風霜留下的殘破所致。 但這種殘破美在近代被眾多篆刻家所運用, 齊白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位。 例如“西山風日思君” 一印中,六字印文高矮不一、 參差錯落, 給人以強烈的整體感。 構成這種強烈整體感的重要原因便是印中兩處刻意的並筆。 一是“風” 的左側豎畫與“思”的右側上半部分粘連, 再者就是“日” 與“君”兩字相鄰豎畫的合體, 而兩處並筆剛好又形成一條縱貫垂線, 使整體更加團結也確立了全印的焦點, 讓全印看上去緊密協調。

3、 穿插補位

傳統的篆刻作品中, 印文多以整齊規矩的形式進行布排, 即“一字一位, 不得越界” ,如最常見的“田” 字式布局。 但到明清時期, 篆刻家不再拘泥於傳統, 打破固有的邊界進行大膽創新。 後來的齊白石將這種風格進一步發揚, 也造就了他眾多的精品。 比如齊白石自用印章“白石” , 該印印文二字結構相似, 上部筆畫簡單,下部均為矩形。 為避免使印面出現上空下密的局面, 齊白石特意將“石” 字的“口” 部分提至中部,調整上下兩部分的疏密關係; 上面的一橫延長穿插, 並適當向下傾斜, 填補了上半部分留出的空位。 而下方出現的空白處剛好由“白” 字延長的一撇穿插補位, 既調整了疏密關係又從視覺上將印面進行了梯形切割, 使印文看起來更加契合,穩重。 該印看似不經意的兩處穿插, 使簡單的筆畫充滿藝術感染力。

4、 相互呼應

“呼應” 即有叫有答, 一呼一應, 互相聯繫。章法中的呼應就是強調局部間的配合, 加強全印整體性。 印文間的筆畫有時會形成自然呼應, 有時則需要作者人為創造呼應因素, 這無疑大大增加了設計難度。 如“悔烏堂” 一印, 該印三字採取縱向排列。 最上方的“悔” 字豎心旁的四豎似乎以透視關係向下方偏左的虛擬滅點延伸, 並與最下方“堂” 字左側一豎方向一致, 形成呼應。再來看另一邊, “悔” 字右半部分的三豎畫同樣呈現向右下輻射的走勢, 並與下方“烏” 字的右側三豎畫相呼應。 這兩組處理讓全印形成穩固的三角形形態, 穩重又大方。

5、 動勢把握

對於從事美術的人來說, “動勢” 這個詞並不陌生, 那麼由文字構成的篆刻作品中是否也存在“動勢” 呢? 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對動勢的把握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一方印的整體效果。 齊白石在把握動勢這方面頗有建樹, 從他的作品中便可察覺。 像是“客久思鄉” 一印中, 線條直率,不拘小節, 顯得大氣、 隨意。 該印的亮點在於“客”字的左豎和其內部的一捺,“久” 字的捺畫,“思”字下半部的四個短豎畫, “鄉” 字的一撇一捺兩個長斜筆讓印面整體呈現出向焦點發射的態勢,動感十足, 看似規矩的引文瞬間變得生動活潑。這方印將動勢的美感發揮得淋漓盡致, 也凸現齊白石篆刻的寫意風格。

四、 結論

齊白石的篆刻不是一刀一石那般簡單, 他的章法也非文字排列那樣隨意。 他與前人一樣都十分重視篆刻章法的設計運用, 與前人不同的是, 他對章法的理解克服了前人遺留的部分死板傳統, 成功地為篆刻增添了在當時看來頗為現代的元素, 豐富了篆刻章法的設計理念, 為篆刻注入了新的活力。

研究齊白石篆刻章法, 剖析一代大師對章法的理解、 運用, 是為了更好地欣賞希白石先生的作品, 更加深刻地領悟他的藝術高度, 為自己今後的學習創作積累、 借鑒, 幫助自己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