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细朱文之形态,圆朱文与铁线篆,共同点是小篆入印

篆刻艺术若根据入印字体归纳,总格局不外乎大篆、小篆、摹印篆三种。印学史上,以小篆入印的细朱文,自宋元以来,一直绵绵不断地承传、发展着,并渐渐成为以小篆入印的主要印式之一。

小篆细朱文有圆朱文与铁线篆两大形态。圆朱文成型于元朝,亦称元朱文。其文圆转妩媚,世称“圆朱”,首创者世推赵孟頫。

铁线篆是从圆朱文中脱胎演化而来的一类小篆细朱文,实际缘自何时,印学界一直无公认的说法。或称邓石如的铁线篆为代表,或举徐三庚“吴带当风”为嚆矢,或简括地将铁线篆统称为圆朱文,等等。笔者倾向于第一种论点,主要理由是:不同风格的小篆书体形成了圆朱文与铁线篆各自主要的风格特征。

综观清代篆书名家,大致可分两类:王澍、钱坫、洪亮吉、孙星衍等,笔画瘦硬,纯宗“二李”(李斯、李阳冰),世称旧体;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等为另一类,用笔讲究提按顿挫,富有笔情墨趣,世称新体。同理,圆朱文以旧体小篆入印,风致近古,亦称细朱旧派;而铁线篆以新体小篆入印,风神俊美,亦称细朱新派。由于邓石如“以隶笔为篆”,开清代新派小篆之先河,并将其书风运用至印章中来,所以,本人以为邓石如对于铁线篆的形成有创始之功,论铁线篆自邓石如始应不为过。

在篆法上。圆朱文与铁线篆均以小篆作为入印文字基础,但风格有所不同。圆朱文入印主要以小篆旧体(或称玉箸篆)为主,字间的组织较宽。铁线篆入印主要以邓石如等的小篆新体为尚,起笔、收笔及转折讲究顿挫提按,更适合笔势的表现。因此,“势”和“韵”是小篆新旧两体的各自特点,对于圆朱文与铁线篆印风的区别有较大影响。

此外,从铁线篆与圆朱文的代表作家看,治铁线篆者常以碎切为主,攻圆朱文者则以冲削居多。究其原因,切刀刻出的线条较古拙,贴近铁线篆茂密的风格;冲刀刻出的线条较洁净,接近圆朱文空灵的风格。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