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派的形成,來自於後學者對丁敬篆刻的追隨或私淑。開創者為丁敬,繼起的代表印家有蔣仁、黃易、奚岡、陳鴻壽、陳豫鍾、趙之琛、錢松。因為八人同籍錢塘,“西泠八家“。其風靡印壇,將近兩百年。
丁敬一生的篆刻創作,是以強烈的自我意識包容百家印章,以一種刀法鐫刻歷代篆書符號,博採兼收,熔於一爐,包容量大,圖式豐富,技巧完善,故而摹仿、跟風的人眾多,然僅得皮相,難成氣候。惟獨西泠後七子能根據自身的知識背景,博採眾長,積極創新,發揚完美了浙派。
在學習丁敬的過程中,蔣仁、黃易、奚岡能夠從中找到適合於自己的風格圖式,並且結合自身性情,有所發揮,使之完善。蔣仁所作突出了簡約古雅,平正朴茂,甘於守拙且意態古穆,沉穩細膩而意味清遠;黃易趨向於精緻而能不失遒勁,巧拙相生;奚岡相對突出了舒捲俊美的氣格,進一步誇張了線條的起伏波動,略帶拙意。
丁敬
(1695—1765),字敬身,號硯林,別署鈍丁、梅弄、清夢生、玩茶翁、勝怠老人、孤雲石叟、丁居士和龍泓山人等,浙江錢塘人。自幼家貧,以賣酒為業。曾舉“博學鴻詞”不就,終身淡薄功名不願仕宦。博學好古,精於鑒賞,擅畫,尤善畫梅,用筆蒼秀,極粗頭亂服之致。篆刻成就極高,取法秦漢,並吸收何震、朱簡之長,參以隸意,用切刀法刻印,別具面目,為“浙派”創始人,“西泠八家”之首。書法分隸皆入古,篆書尤妙。
敬身
二字嫻雅,具圓朱文遺意,體態婀娜而不失端莊,直線弧線搭配合度,直線令其穩重,弧線舒展身姿,各臻其妙,洒脫流美之中復見安詳。輔之於細碎切刀,使線形更具波磔感,有書寫意味,優遊不迫,增強了印面斑駁古拙的金石韻味和起伏頓挫的節奏感。短刀碎切使圓朱文一道更見古拙,也展現出西泠前輩的篆刻理想。
硯林丙後之作
此印式為丁敬首創,將小篆和繆篆糅合而成,兼具方圓,瀟洒而不失嚴整。六字取材多方,有隸意又具大篆構形之簡古,方、圓、曲、直各臻其妙,剛柔相濟,方圓互參。文字排列均衡,各占其位,舒展大方,而往來消息,全靠弧線的配置,遒勁而富彈性,神完氣足。
煙雲供養
該印文字雖采自多方,卻能高度統一,“煙”、“養”異寫,“共”字通假,“雲”字裝飾、圖案化。可見鈍丁老人驅使文字符號,隨心所欲,不拘一格,只為了能夠更好地傳達意韻,展現自我。“共”、“雲”、“養”三字橫線各居一隅,遙相呼應,呈鼎立之勢,使其穩重、端莊。復以眾多美妙的弧線,呼應往來,一波三折,寫盡婉轉多姿,如入“煙雲”繚繞之鏡。
盧文韶圖書印
此印擬圓朱文,而具唐宋官印意趣。線質凝鍊古拙,筆斷意連;運用碎刀,造就了諸多殘點貫穿全印,遲澀蒼茫;線條組合稍有扭曲,錯位,具“蟠條印”意趣,生動活潑;文字排列隨意自然,落拓不羈。此印篆法、刀法相互配合,成功地對唐、宋、元以來的朱文印進行了整理,融合古今,自出機杼。
純禮坊居人
此印擬古璽、文字採用文、氣息大似“殷商三璽“,抽象瑰奇。五字布局隨意,一任自然,將古文字活潑生動的身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塑造出古意盎然又內在自足的局面。短刀碎切的參與,造就了斑駁古拙,凝鍊質樸的線質,與邊框的崩殘一起推進了這種感覺的持續,直到印章的每個角落,貌古而神虛。
洗句亭
此印兼具方圓之妙,結字穩健,自然古雅,雍容大方。朱白分布極見匠心,“句、亭“二字取橫勢骨肉停勻,白處具流動感,貫穿上下;“先”字構形稍有變異,留白跌宕多姿,活躍全局;“水”旁留白與“亭”字縱筆留白,遙相呼應,兼顧首然,渾然一體。切刀含蓄,使筆觸稍有起伏,意味深長,個別殘損,則更見虛靈、幽遠了。
冬心先生
此印擬元朱文,而“冬”字竟為隸書,可見鈍丁藝高人膽大,也展現了他超一流 的變通能力。全印由於“冬”字隸書,環境大為異樣,字符的運用與生髮也由此展開,“心”字造型奇詭,與“冬”字並為一組,內白相互滲透、連結,形狀生動,消解、緩和了“冬”字的突兀,又極好地塑造了對角呼應的局面,橫勢相互照看、弧線互相牽引,渾然一體,水乳交融。
且隨緣
此印有先秦璽風神,空靈嫻雅,文字采自多方,“隨”字古文見《書學》,端莊的造型與奇險的結構統一在一起,雅潔的線條包容了許多難以並容的因素,面目清奇。平靜的線構隱藏着諸多細微的變化,以刀代筆將這份感覺傳遞出來,通過對字符適當的選擇和對空間的把握,凸現出不同以往的外觀和意鏡。
陳鴻賓印
該印擬漢鑄印渾穆一路,文字有隸意,以漢碑入漢印。故能神接千載,不辨古今。四字排列上緊下松,上排二字筆畫多,佔地小,能見茂密,而與“賓”字“貝”部遙相呼應不見鬆散;“印”字舒展,鬆動透氣,呼應印章左上角,疏密有致。切刀含蓄,配合用筆,有紙筆澀進的力量感,而少切刀挺進的波磔狀,極好地體現了漢印風貌和作者意圖。
→ 下載鏈接 (提取碼:xwxt)
加微信獲取:wenbaozhai365
《西泠八家簡介,篆刻代表作品欣賞,篆刻小站附印作解析》上有1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