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寫不好印稿?不妨學學葉勇大稿法,也稱葉氏起稿法

篆刻的好壞取決於書寫。書家不必是篆刻家,而真正意義上的篆刻家一定同時是書家。故明人趙宦光說:“近人不會寫篆字,容易談印。”(桂馥《續三十五舉》引)近人徐無聞認為篆刻是“七分篆三分刻”,也是強調書寫的意思。

然而,鐵筆的“書寫”(即奏刀)究不同於毛筆的書寫。毛筆的書寫可以一氣呵成,是一度的書寫。鐵筆的“書寫”之前,先須有毛筆的書寫(起稿、上石),“印不論大小、繁簡,都要經過深思熟慮,反覆寫稿。……不寫而刻,或寫得很隨便的,只能在字較少,又不很難,技法很熟練的情形下,可能出現好作品。”(徐無聞)所以是兩度的書寫。對於篆刻,第一度書寫固然重要,第二度書寫尤其重要。印章之失,或失於第一度書寫,或失於第二度書寫,習印者不可不知。

先說篆刻的第一度書寫。配篆已畢,就須寫稿。寫稿,實際上是在一個適形(通常為方形,也可以為矩形、圓形、橢圓形、葫蘆形和不規則形圖)內,完成一項書法作品,使文字和適形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就像水倒在杯子里、隨物賦形一樣,這種變化通常謂之印化。一個完成的印稿,就是一幅印化的篆書作品。漢代八書之一的繆篆,又稱摹印篆,就是由於印化而派生的一種篆書字體。繆篆古無專書,存在於印章之中,故“昔者劉向、班固皆曰:繆篆,所以摹印章也。”(龔自珍《說印》)

古人如何打印稿?明人徐上達《印法參同》對打印稿有一個簡單的描述:“印字篆文俱以通曉,隨將印璞約其長短闊狹,畫圈於紙上,試篆於內。”這個做法在今天依舊通行——大抵做法是,先將印石在拷貝紙上壓出暗印,以暗印為準設計印稿。印稿設計好了,再通過複寫或水印上石,復以小描筆修正印稿。由於書寫的空間縮小到方寸之間,就難免拘謹,難免迫塞,就達不到毛筆的書寫那樣快心寫意。對於斫輪老手,這完全不是一個問題,他早已得魚忘筌,由必然達到自由了。對於初學者,情況就不一樣了。常常是一個上午還打不好一個印稿,情緒完全被破壞,談何創作!毫不誇張地說,很多初學者,就敗在第一度書寫上。

從理論上講,篆刻的第一度書寫和書法應有同等狀態。如何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蜀中印人葉勇居士,發明了一種起稿方法,攻破了上述難關。順便說,從團隊講,“蜀中文人輩出,而篆刻素非強項。”(熊伯齊語)就個體而論,蜀中亦有篆刻高手,葉勇就是一個。其人皈依佛門,隱姓埋名,積數十年之力,鑽研印學,創穫頗多。而最具創新性的,是他的起稿法。

葉氏起稿法,可簡稱“大稿”法。所謂大稿,是相對於配篆的小稿而言的。就是依據小稿,用毛筆在宣紙上,放大了尺寸打印稿,等於是創作一幅印化書法作品。當書寫從方寸中解放出來,篆刻的第一度書寫,在狀態上就可以做到與書法同等。用傳統方法打印稿,其線條往往拘束迫塞,改用葉氏之法,則局面得以打開,線條得以舒展。前人“凡作一印,先將印文配合,章法毫髮無憾,寫過數十,方擇而用之,自然血脈流通,舒展自如。”(許容《說篆》)改用葉氏之法,則十遍之內,必有稱心者。不僅如此,用葉氏之法打出的印稿,還可以作為一件獨立的書法作品來加以欣賞,確實是別開生面了。

當然,這樣的印稿是不能通過水印或複寫的方式上石的。但把紙翻面,就可以看到印稿的鏡面圖像。下一步,只須將印稿的鏡面圖像,臨寫上石即可。(如果利用現代技術手段,用數碼相機翻拍、電腦處理,效果就更理想。)水印或複寫雖能做到不走樣,卻不免有些機械,而臨寫上石,可以對原稿進一步加工。

前人上石一般用墨,葉勇則不然,他是易墨以朱——即用朱紅或桔紅類粉畫顏料來代替墨汁。其好處,一是便於用水擦拭,二是不耗視力,對朱文印來說,三是奏刀過程中就可以看到印蛻效果,便於修改。臨寫上石,不必精細,葉勇的做法是有意將筆畫加粗,筆畫密集處至有模糊不清,而印面的留紅則分外清晰醒目。這樣做,可以給第二度書寫即鐵筆的“書寫”,留下發揮的餘地。

前人說,“刻印有作篆極工,但依墨刻之,不差毫髮即佳者,有以刀法見長者。……孟蒲生孝廉云:‘古人刻碑,亦有此二種。’”(陳澧《摹印述》)意思是,篆刻有兩種方法,一種基本由毛筆搞定,鐵筆只是複製——“作篆極工,但依墨刻之”,不能作自由發揮。另一種則是毛筆墊底,鐵筆搞定——“以刀法見長”,有自由發揮的空間。這兩種做法到底哪一種好呢?似不能一概而論。篆刻“有工有寫,工則精細入微,寫則見意而止。……必是工寫兼有,方可無議,所謂既雕既琢,還返於璞是也。”(徐上達《印法參同》)對於工整一路,如鐵線篆、元朱文尤其是多字印,當然是第一種做法較好。然而,對於寫意一路,乃至“工寫兼有”,顯然以第二種做法為是。葉勇篆刻,走粗獷奔放一路,自然傾向於第二種做法。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