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刻青田石方章,木雞,取法自先秦古璽,十分高古

吳昌碩刻“木雞”自用印作於壬午年夏,即是吳昌碩 39 歲這一年。吳昌碩好《莊子》,印文內容常由此出。本印印文內容“木雞”取自《莊子 達生篇》,邊款內容亦由原文所摘。本印在篆法和章法及邊欄的處理上都明顯取法自先秦古璽,十分高古。此時期吳昌碩所見璽印原作眾多,當是受此直接影響。尤其殘破的邊欄的與“雞”字的左半部若即若離,實為絕妙,突顯其所求“鴻蒙”之意。此外,或許是對四月所得明拓之《石鼓文》有着深刻地感受,在篆法上也能明顯看出吳昌碩對於《石鼓文》的熱切追求。同時以楷書邊款節錄《莊子》,“三角點”組成的線條生動潑辣,各字大小參差然錯落有致,整體章法虛實變化豐富,風格上仍有着較為明顯的浙派特徵。通過此印,我們或可了解吳昌碩前期的印風轉變的一個側面。

吳昌碩1882年作(Lot 2062 );印文:木雞;邊款:周宣王養鬥雞,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如木雞矣,壬午夏日,缶道人吳俊;材質:青田石方章;尺寸:1.6×1.6×4.3 cm;

出版:

1. 《吳昌碩印譜》鄒濤輯,1998年。2. 《日本藏吳昌碩金石書畫精選》P392, 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年。3. 《日本篆刻家協會創立二十五周年紀念—— 日中名家刻印選》 P79, 日本篆刻家協會編,2009年。4. 《襟吳帶泠——篆刻、鈕印金石集》,西泠印社出版社。

出版物封面

說明:39 歲這一年,吳昌碩書“道在瓦甓”贈與其友金俯將,友以家藏古缶以報之,其興奮不已,作《缶廬詩》一首,自此遂以“缶廬”為別號,此後又得明拓《石鼓文》。同年又移居蘇州,期間尋師訪友,結交了眾多金石書畫家,便覽江南名家所藏金石拓片之真跡及璽印原作等,眼界得以大幅提升。吳昌碩的篆刻在技法上打通了浙、皖兩派的壁壘,繼而將重心轉向秦漢印當中,深入研究漢磚文,陶文,封泥等。此時期的作品風格基本在秦漢、封泥間,已初具風格。

另外,此作在國內外均有多次出版。

作者簡介: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吳昌碩熱心提攜後進,齊白石、王一亭、潘天壽、陳半丁、趙雲壑、王個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