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王福庵誕辰140周年,麋硯齋印學篆刻作品網展,轉

2020年正值王福庵誕辰140周年,西泠印社美術館特遴選出館藏的王福庵印學體系的部分社員老師(以年齡為序)林乾良、余正、茅大容、趙彥良、李文駿、張遴駿、沈繼良、周建國、陳墨、胡綏民、包根滿、吳瑩、王躍慶、呂少華、沈穎麗、唐吟方、方國梁、張明珠、桑建華、高申傑、王勛、王義驊、汪黎特、莫恩來、王臻篆刻和書法作品,25位藝術家以王福庵創作過的“此心安處是吾鄉”、“平生心事白漚知”、“只願無事常相見”、“勉勵務之必有喜”等內容為主,以書法和篆刻的形式重新再創造,致敬先生,傳承西泠金石文脈。

《近代印人傳》轉錄沈禹鍾《印人雜詠》:“法度精嚴老福庵,古文奇字最能諳。並時吳趙能相下,鼎足會分天下三。”王福庵鐵筆耕耘七十餘年,一生治印二萬餘方,鈐印譜一百零三冊之巨,為社會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西泠印社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王福庵篆刻一脈,源於浙派西泠八家之丁敬、錢松、趙次閑,其間峰迴路轉,久經廓清開流,終成浩然清泉。之後,眾多涓涓細流,經百川,歸滄海,氣象漸漸浩大。

查閱相關資料,記為王福庵弟子的有韓登安、吳朴堂、頓立夫、談月色、高式熊、江成之、徐家植、魏滋康、周志蠡、秦康祥、汪開年、沈受覺、曾紹傑、台靜農、徐之謙、王京盙、張直廠。

縱觀王福庵的治印歷程,善於繼承先賢傳統又能熔鑄眾長形成自己風格,以其無窮的藝術魅力,開枝散葉,播種藝術之芳香,吸引一代代篆刻愛好者。

謹以此紀念王福庵誕辰140周年。

2020年正值王福庵誕辰140周年,西泠印社美術館特遴選出館藏的王福庵印學體系的部分社員老師(以年齡為序)林乾良、余正、茅大容、趙彥良、李文駿、張遴駿、沈繼良、周建國、陳墨、胡綏民、包根滿、吳瑩、王躍慶、呂少華、沈穎麗、唐吟方、方國梁、張明珠、桑建華、高申傑、王勛、王義驊、汪黎特、莫恩來、王臻篆刻和書法作品,25位藝術家以王福庵創作過的“此心安處是吾鄉”、“平生心事白漚知”、“只願無事常相見”、“勉勵務之必有喜”等內容為主,以書法和篆刻的形式重新再創造,致敬先生,傳承西泠金石文脈。

《近代印人傳》轉錄沈禹鍾《印人雜詠》:“法度精嚴老福庵,古文奇字最能諳。並時吳趙能相下,鼎足會分天下三。”王福庵鐵筆耕耘七十餘年,一生治印二萬餘方,鈐印譜一百零三冊之巨,為社會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西泠印社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王福庵篆刻一脈,源於浙派西泠八家之丁敬、錢松、趙次閑,其間峰迴路轉,久經廓清開流,終成浩然清泉。之後,眾多涓涓細流,經百川,歸滄海,氣象漸漸浩大。

查閱相關資料,記為王福庵弟子的有韓登安、吳朴堂、頓立夫、談月色、高式熊、江成之、徐家植、魏滋康、周志蠡、秦康祥、汪開年、沈受覺、曾紹傑、台靜農、徐之謙、王京盙、張直廠。

縱觀王福庵的治印歷程,善於繼承先賢傳統又能熔鑄眾長形成自己風格,以其無窮的藝術魅力,開枝散葉,播種藝術之芳香,吸引一代代篆刻愛好者。

謹以此紀念王福庵誕辰140周年。

作者:余 正

帶燥方潤

作者:茅大容

意與古會

作者:趙彥良

浮生若夢

作者:李文駿

不俗即仙骨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