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圖行書,後赤壁賦並赤壁懷古,風格鮮明,矯矯不群

張瑞圖與邢侗、董其昌、米萬鍾並稱“明末四大家”,其書跡流傳至日本,對日本書壇影響甚大。明朝末年,福建高僧隱元和尚隆琦把張瑞圖的書法帶去日本。篆刻小站轉載。

張瑞圖,出生於福建晉江(今泉州)。字無畫,其一生所用室名別號頗多,六十歲以前常用長公、二水、果亭山人等,晚年自署白毫庵道者或白毫庵居士。萬曆三十一年(1603),在泉州府參加鄉試,考中舉人。萬曆丁未(1607),赴京參加會試,並以殿試第三名獲進士出身,官授翰林院編修。天啟六年(1626)晉禮部尚書,參與樞要。歷任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等職。時正值魏忠賢宦官擅權,張瑞圖為其手書生祠碑文。崇禎元年(1628),魏黨敗,已致仕還鄉的張瑞圖因同黨,列入逆案,贖為民。清修《明史》將之載入“閹黨”。數百年來,在人品決定書品為主導的文人品藻標準下,對張瑞圖的評價褒貶有之,備受爭議。然而在史書中,張瑞圖除了書碑之外,並無更多品行不端的指摘。故不能因人廢書,以一事致書品人品俱毀。

張瑞圖的書法風格鮮明,矯矯不群,有推倒一世之概。他以直率自然的運筆獨抒性靈,以疏朗跌宕的章法、奇崛變化的結體、爽利強勁的線條,形成“奇逸”的書風,力矯明代書壇主流姿媚的時弊,創造出迥越時流的藝術價值。贏得眾多讚譽。

張瑞圖藝術風格的發展,與生活境遇的變化緊密相關。崇禎二年(1629)以後,他一直居住在晉江家中,過着循跡山林,放情詩酒的隱居生活。在書法作品中,他多次書寫蘇軾的前後《赤壁賦》、米芾的《西園雅集圖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以及陶淵明、王維、孟浩然、杜甫等人的詩歌,這些是張瑞圖此時生活和心境的反映。這段時間被世人稱為他藝術創作的第三階段。

此行書八屏,書蘇軾《後赤壁賦》、《赤壁懷古》念奴嬌詞二首,款署“崇禎癸酉(1633年)仲冬望後之二日,為震南翁詞丈書。”鈐有“白毫庵主”、“無畫氏二水果亭書畫禪”印。張瑞圖時年六十四歲,書風已初現晚年風貌。用筆不再尖利緊勒,筆畫不再連綿不斷,氣勢不再咄咄逼人。字裡行間流露出一股率意任真,蕭散淡泊的意蘊,與佛家提倡的自然適意,了無所求的原則相契合。

每一幅近兩米高,依次排列,極具視覺衝擊力,組成了一個有情有相的藝術世界,觀後令人迴腸盪氣。在整體章法上保持了中期的特點,上下字距緊湊,左右行距疏朗,但節奏趨向緩和,字與字之間也少有連筆,給人以一種不激不厲的感覺。幾處長長的拖筆,堅韌而有力度,宛如樂曲中的休止符,在提按跳蕩的筆墨變化中,不斷開啟新的篇章,氣勢始終一貫而下。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