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壽山石常見辭彙解意,壽山石常識,你了解了沒

壽山石,我國傳統的四大印章之一。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以迪開石、葉蠟石、伊利石等礦物為主、並達到圖章石雕琢工藝要求的岩石。因主要產於福建壽山而得名因為壽山礦區開採得早,舊說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經過1500年的採掘,湧現的品種達百數十種之多。

*壽山石真有三大坑類嗎?

清·毛奇齡《後觀石錄》概將壽山石分為:田坑、水坑及山坑等三大坑類。其中以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後來也常被研究壽山石的專家及書籍拿來引用。

但嚴格說來,壽山石應該僅略分為掘性及洞產石二種。因為所謂的田坑,是指礦體受到外力崩落,沿壽山溪流埋在溪二旁水田中的零散獨石,無脈可尋,多為當地農人農閑時挖掘偶得,並不是真的有一個「坑洞」;而水坑石並不產於水中,它和其他山坑石一樣,也是礦洞採石,只因礦層地下水豐富,礦層稀薄,凝結瑩澈,稀罕珍貴,特別將它列為一種坑類。因此,壽山石有三種坑類,其實只是對於壽山石質地一種概括性的區分。

*壽山石真有一百多個品種嗎?

壽山石最早是以色澤、色象來定名分類的,後來發現各產地的質性有很大的差別,例如蜜臘,就極可能出現田黃、旗降與連江黃等不同的石種,原先那種以色取名的方法,已無法符合實際的需要,才逐漸改為冠予產地及礦洞來命名。到目前為止,壽山石仍出現以色澤、質地色象、礦洞、礦狀來命名的紊亂情況,例如田坑石仍以色澤來分類;水坑石仍以色象來分類;山坑石則依產地礦洞,配合色澤、質地色象來分類,故種類繁多而紊亂。

由於壽山石的開採有相當長的歷史,有一些石種已絕產無法再一睹真面目,如無佛頭坑;有一些則產量極為稀少,即使玩石數十年也無法擁有一方,如鴨雄綠;有一些則因絕產或產量太少,致無法判別徒惹爭議,如高山的世元洞、大健洞、油白洞、和尚洞、小高山;杜陵坑的蘆蔭;月尾的回龍崗;金獅峰的鬼洞、野竹桁;吊筧的雞角嶺;柳坪的黃洞崗;虎崗的栲栳山、獅頭石;老嶺的豆葉青、圭背石;猴柴南的白九茶;旗山的雞母孵、馬頭崗、水洞灣、大洞黃等,均徒有名稱而不曾見石。

如果僅將田黃、水坑石各類為一種品種,山坑石僅以質性相差不多的礦脈,不依礦洞、亦不考慮色澤及質地色象來分,則僅有十八、九種品種而已;如果以較常見且知名的品種來分,則僅有高山石、荔枝、雞母窩、太極頭、四股四、水洞、瑪瑙洞、鱟箕田、杜陵、尼姑樓、迷翠寮、蛇匏、鹿目格、碓下黃、花坑、月尾、善伯、虎崗石、房櫳岩、吊筧、連江黃、山仔瀨、柳坪、猴柴南、旗降、焓紅、老嶺、大山、文洋石、三界黃、牛蛋黃、墩洋綠(二號礦)、鴨雄綠、松柏嶺、黃巢洞、寺坪石、山秀圓、芙蓉石、峨嵋石、半山、溪蛋、寺坪石、煨烏等約四十幾種品類而已。

*何謂「石中之王」?

田黃石質地特別的凝膩、溫潤、細結,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油潤感,自清以來,極負盛名,爭相尋覓,價與金玉相埒,視同瑰寶,倍受文人雅士、官宦、皇族及帝王的喜愛。相傳清乾隆皇帝曾以田黃石祭天,並冠予帝帽,故歷來有「石中之王」的尊號。

陳伯亮《說田石》載:舊藏清怡賢親王有對田黃雙鳳章,古舊蒼潤,世無其匹;又說:尚古齋有怡邸田黃六方,其中二方成對,大如皇帝之璽,上刻和碩怡親王寶、冰玉道人之章。清乾隆皇帝有一套御用的田黃石三鏈章,工精藝巧,上刻乾隆宸翰、樂天、惟精惟一,這套田黃三鏈章,歷經戰火,至今仍完好無損的躺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田黃石因具有皇族專用的黃色,被滿清皇族寵愛並視為珍寶,恐怕是個不爭的事實。


erweima_wbz 篆刻小站 ...

學習交流微信號:wenbaozhai365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